铂类药物(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是一类使用最广泛的化疗药物,其耐药性是多种癌症治疗的障碍(卵巢癌、睾丸癌、膀胱癌、头颈癌、非小细胞肺癌),因此,明确铂类耐药的肿瘤细胞的代谢重编程方式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研究过程 02 1. 铂类耐药细胞通过增加脂肪酸摄取上调脂质代谢:研究人员通过高通量...
KORGA等采用糖酵解抑制剂2-DG等与阿霉素联合治疗肝肿瘤细胞,结果显示,与阿霉素单独处理相比,联合治疗能更有效抑制肝肿瘤细胞活性,并促进细胞凋亡。这表明糖酵解抑制剂可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糖酵解抑制剂减少了肿瘤细胞的能量...
这些研究均与景杰生物合作,分别揭示了乳酸化修饰与m6A甲基化修饰、铁死亡等过程串扰共同调控肿瘤耐药性和疾病进展,为探索疾病相关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种创新的研究途径。景杰生物为研究提供了乳酸化修饰组学技术以及修饰抗体支持。 Adv Sci | IGF2BP3乳酸化通过调控代谢重编程促进肝癌靶向药物耐药 肝细胞癌(HCC)晚期诊断...
肿瘤细胞为满足自身快速增殖带来的对营养物质的旺盛需求,调整细胞内代谢酶的表达破坏了TME的代谢平衡,相关代谢物会影响TME的组成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功能。 氨基酸的失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中的TAMs抢夺氨基酸,干扰了TAMs内的代谢。这在一定程度上使TAMs呈现抗炎的M2表型,也是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的原...
耐药机制探讨 代谢适应有助于癌细胞在缺氧微环境中的发育。接下来,通过整合代谢组学和基因组学分析,旨在找到缺氧条件下活化的代谢酶。一方面,在缺氧条件下,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1(ASS1,精氨酸代谢关键酶)和吡咯烷-5-羧酸还原酶1(PYCR1...
谷氨酰胺代谢在肿瘤微环境中调节免疫淋巴细胞功能。早期的研究表明ARID1A突变对免疫检查点阻断(如抗PD-L1)具有敏感性,而效应T细胞中的谷氨酰胺拮抗作用可被用作“代谢检查点”。这些早期的研究促使作者研究了在具有免疫能力的OCCC遗传小鼠模型中CB-839是否与抗PD-L1协同作用。
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肿瘤细胞的代谢特征发生变化,以满足肿瘤内环境稳态和快速生长的需求。肿瘤化疗耐药时,细胞为了生存,其代谢途径通常发生改变,其中变化比较显著的途径包括糖酵解途径、谷氨酰胺代谢途径、丝氨酸合成、氧化磷酸化、磷酸戊糖途径、脂肪酸氧化、蛋氨酸代谢途径等。因此,靶向代谢改变或可有效逆转或延缓肿瘤化疗...
研究由于糖代谢重编程导致的治疗耐药机制,仍然是癌症研究中一个日益突出的话题。团队的研究结果首次表明XRCC1-K247乳酸化在GSCs中增加,同时在GSC中细胞内乳酸积累。XRCC1作为连接DNA修复酶的支架蛋白,在内源性和外源性DNA修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灭活XRCC1的肿瘤细胞,对DNA损伤更敏感。XRCC1的乳酸化,...
1. 肿瘤微环境(TME)中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例如,TME中的乳酸水平升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向糖酵解途径重编程。 2. TME中的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通过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调节其代谢重编程,进而影响耐药性。 3. 了解TME与代谢重编程的关系有助于开发针对特定微环境特征的抗耐药性治疗策略...
谷氨酰胺代谢在肿瘤微环境中调节免疫淋巴细胞功能。早期的研究表明ARID1A突变对免疫检查点阻断(如抗PD-L1)具有敏感性,而效应T细胞中的谷氨酰胺拮抗作用可被用作“代谢检查点”。这些早期的研究促使作者研究了在具有免疫能力的OCCC遗传小鼠模型中CB-839是否与抗PD-L1协同作用。单独的抗PD-L1治疗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