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学术代表作”,是指申报高级职称评聘时,参评者提交1至3篇代表作,然后根据专家的严格评审,对其学术价值进行认定,如果得到专家的认可,即使只有一篇代表作,也能够获聘高级职称,而不需要满足一些硬性的科研指标。这一制度可谓是人文社科科研评价的创新,...
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代表作制度将崛起,成为「顶层设计」,对个人而言好好打磨自己的代表作,要远比刷论文数要来的有用。 代表作制度,是国际上评价一个学者水瓶的惯常做法。比如用来评价学者水平的 H 因子,其内在逻辑就是代表作制度。但我国科技评价中,代表作制度的发轫还是最近十年的事情。 改革:从数量到质量 2018 ...
1月5日记者从广东省人社厅获悉,《广东省深化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于日前印发,将自2022年1月15日起实施,有效期为5年。《实施方案》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将新闻专业技术人员采写编辑的消息、通讯、评论,录制拍摄的音频、视频、图片,制作的新媒体作品等代表性成果作为职...
职称评审大改革!将全面推行代表作制度! 北京市近日发布《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打破职称评价“一把尺子量到底”、职称论文“一刀切”等条条框框。 据北京市人力社保局透露,此次改革是自1986年职称改革以来,北京市再次启动的职称领域重大改革,涉及全市3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今后职称评审将全面推行“代表作”...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为)9月17日,人社部办公厅、中科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拟推行“代表作”制度,将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意见提出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并提出在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价上推行“代表作”制度。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深化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意见》指出,文博专业人员职称评级要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的“四唯”倾向,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推行代表作制度,将文博专业人员的代表性成果作...
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北京市深化经济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遵循经济专业人员成长规律,突出经济专业工作特点,优化经济专业职称评价目录,增设正高级职称层级,专业人员可自选代表作参与职称评审。改革后,首次经济专业人员职称申报工作将于...
自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新一轮职称改革落地见效,27个系列职称制度改革意见制定出台,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评审专业,评价标准不断完善,“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续加大,职称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进一步凸显,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连日来,本报记者采访了众多人才、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
《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月8日公布。本市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新开设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等职称专业,把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将专业技术人才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内容。 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职称系列、专业、层级的布局调整任务,建立健全符合专业技术人才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深化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意见》指出,文博专业人员职称评级要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的“四唯”倾向,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推行代表作制度,将文博专业人员的代表性成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