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寺》是唐代文学家李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出自《全唐诗》。仙游寺 舍事入樵径,云木深谷口。万壑移晦明,千峰转前后。嶷然龙潭上,石势若奔走。开拆秋天光,崩腾夏雷吼。灵辂自兹去,纡直互纷纠。听声静复喧,望色无更有。冥冥翠微下,高殿映杉柳。滴滴洞穴中,悬泉响相扣。昔时秦王女,羽化年代久...
仙游寺法王塔从周至县城向周至老县城方向走,路左侧是仙游寺博物馆,塔在馆后山坡上,仙游寺法王塔原在西安周至县马召镇黑水峪口,建于隋仁寿元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修建黑河引水工程,法王塔被整体迁移至现在的金盆村北梁上。 8+ 一个老兵McWilliams 5分 超棒 仙游寺位于周至县城南17公里的黑水峪口。是西安西南线西端...
仙游寺原为隋代的仙游宫,隋文帝常在这里避暑,唐咸通元年(公元860年)改为三寺,现存二寺,分隔黑河两岸。这里有历代文人墨客的轶闻遗迹,其中有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马融、唐代王勃、岑参、李商隐、朱庆余等,特别是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这里一气呵成写下了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长诗《长恨歌》,成为世代相传的...
于是,白居易便在仙游寺挥毫赋诗,写下了文情并茂的《长恨歌》,而陈鸿作了《长恨歌传》。这一歌一传千古流传,在中外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王质夫说白居易“深于诗”好理解,为何又说他“多于情”呢? 4、情与困 恋恋多年思湘灵,母命难违终...
仙游寺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金盆水库北山梁(108国道东侧),占地600平方米,展厅面积150平方米,隶属西安市周至县文化体育局,是一所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专题博物馆。2001年,仙游寺博物馆成立并对外开放。截至2019年末,仙游寺博物馆藏品有302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0件/套,举办展览1个,开展教育活动8...
仙游寺法王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黑水峪口,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塔底层8.7米见方。 [1-2] 仙游寺法王塔共7层,塔高30米,塔身各层南面有券门,叠涩出檐,形制属密檐式塔,每层的正面还开有塔门,为一座隋代保留至今的砖塔,对于研究隋代佛塔建筑及佛教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1] [3] 1992年,...
仙游寺法王塔是第一批用于安放舍利子而建的佛塔。《广弘明集》记载了仙游寺安放舍利子的经过:雍州于仙游寺起塔。天时阴雪。舍利将下日便朗照。始入函,云复合。 未搬迁前的法王塔 1998年10月7日仙游寺法王塔地宫出土的隋《舍利塔下铭》也记载了当年舍利子安放的过程。与法王塔的文字几乎完全一致的《舍利塔下铭》...
周至县南有一山,名终南,曲折迂回,别于天下所有名山,山中有黑河,更曲,曲到山为一窝水为一圈的极至处,有一塔一寺的,这便是仙游寺。仙游寺建于晋朝,是隋文帝的避暑行宫,唐代白居易在此客居写就了千古绝唱《长恨歌》,故历来为游览胜地。近多年里,黑河暴溢山路崩塌,寺院颓废...
走108国道从西安到汉中,会路过一座千年名寺---仙游寺。这里不仅供奉有国内首次发现的10粒隋文帝杨坚在仁寿元年安置的释迦摩尼灵骨舍利;如今现存的唯一一座隋代砖塔,又称“法王塔”。这里还曾是千古名篇《长恨歌》的诞生地,白居易曾在此写下帝王爱情的神话故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