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出于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 sunny无问16 2.3万阅读 29 分享 共10个词条 编辑 纠错 司马承祯 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639-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唐朝道士,道教上清派第十二...
“仙宗十友” 这一称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仙宗” 二字,与他们对道教的尊崇和追求密切相关。在唐代,道教备受推崇,被尊为国教。司马承祯作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12代宗师,无疑是 “仙宗” 的核心代表。李白、陈子昂、卢藏用等人,在与司马承祯的交往中,深受道教思想的熏陶。他们向往道家的仙境...
"仙宗十友"是五代十国以来的古代文人,处于追慕,而对初唐、盛唐时期的司马承祯、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卢藏用、王适、毕构、宋之问、陈子昂十位诗人群落的美称。1.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647年-735年),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馗的后人,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少时笃学好道,无心做官。隐居天台山玉霄峰。答...
“仙宗十友”分别是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陈子昂、司马承祯、毕构、宋之问、王适、卢藏用。除了李白和孟浩然,以下是其他八位友人的简要介绍: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以绝句见长,有《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生平事迹不详,与 “仙宗十友” 中的其他成员交往密切,尤其与司马承祯关系深厚。王适曾为司马承祯的老师潘师正撰写碣文。 他的低调与内敛,在历史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但他作为 “仙宗十友” 的一员,为道教文化与文学的交流和融合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愿言解缨绂,从此去烦恼——毕构 ...
盛唐时期:仙宗十友..“仙宗十友”是活动在初盛唐时期的一批杰出文人。他们并非一个紧凑的集体,而是由后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归纳而成的历时性的群落。总体看来,仙宗十友作为一个历时性展开的具有相似宗教背景的文人群落,他们前后相继引领
仙宗十友指的是司马承祯、李白、陈子昂、王维、宋之问、孟浩然、卢藏用、贺知章、毕构、王适。以下是关于他们的详细介绍:司马承祯: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少时笃学好道,隐居天台山玉霄峰。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诗作中多以醉时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
仙宗十友简介 "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出于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司马承祯、李白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
唐代著名的文人群落—“仙宗十友” 盛唐时期的一批杰出文人,他们由后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归纳而成的历时性的群落——“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群体,出于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贺知章、李白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仙宗"是指贺知章的官职,他曾任尚书左仆射,"仙宗"可以理解为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