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重罪处断是一个犯罪行为触犯了几个不同的罪名,或者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方法或结果又触犯了其他罪名时,按数罪中最重的一个罪所规定的刑罚处罚的一种量刑原则。即数罪中法定刑不同时,选择其中法定刑较重的罪进行处罚。处理想象竞合犯和牵连犯时的量刑原则。从严量刑情节是“从宽量刑情节”的对称...
想象竞合从一重处断的理解,主要是指在处理想象竞合犯时,应选择其所触犯的重罪名进行处罚,并适当从重或加重处罚。以下是对此原则的详细解释: 一、想象竞合从一重处断的基本原则 含义:想象竞合从一重处断,即对于想象竞合犯,应当选择其所触犯的数罪名中最重的罪名进行定罪处罚,并在该罪名的法定刑范围内适当从重或...
想象竞合从一重处断原则,简而言之,就是对于想象竞合犯,应当选择其所触犯的数罪中最重的罪名进行处罚,并在该罪名法定刑的幅度内适当从重或加重处罚。这一原则体现了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同时也避免了因触犯多个罪名而导致的重复处罚。 想象竞合从一重处断原则的具体应用 2.1 罪名选择 在想象竞合的情况下,犯罪...
想象竞合从一重处断是什么意思 刑法中从"一重处罚"是指对想象竞合犯和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就是从犯罪行为所触犯的罪名中,就其中一个最重的罪名处断(定罪和量刑),而不以数罪并罚。想象竞合犯、牵连犯的本质为数罪,想象竞合犯是—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但在处理时作—罪,从一重处断;牵连犯的手段行为和结行为...
由于想象竞合犯的本质既不同于本质的一罪,也不同于典型的数罪,而是属于一罪和数罪之间的情形,故完全不评价轻罪不法的“从一重罪处断”模式不合适。想象竞合犯虽然是一个行为,但同时造成了数个法益侵害后果,重视想象竞合犯的明示机能,就不仅...
实践中,区分手段行为与独立犯罪,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审查:第一,行为目的: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的终极目的应具有同一性。第二,牵连关系: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需符合社会经验中的常见关联模式。第三,主客观统一:认定牵连关系需同时满足主观牵连意图与客观因果关联。值得注意的是,刑法分则对部分牵连犯的处断规则已...
解析 从一重罪处断是一个犯罪行为触犯了几个不同的罪名,或者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方法或结果又触犯了其他罪名时,按数罪中最重的一个罪所规定的刑罚处罚的一种量刑原则。即数罪中法定刑不同时,选择其中法定刑较重的罪进行处罚。处理想象竟合犯和牵连犯时的量刑原则。 [1] ...
所以,牵连犯是实质的数罪、处断的一罪,而不是实质的一罪。(4)牵连犯的处断原则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说成是从一重处断。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对于牵连犯的处断原则应当是:凡刑法分则条款对特定犯罪的牵连犯明确规定了相应处断原则的,应严格依照刑法分则条款的规定,对特定犯罪的牵连犯适用相应的原则予以处断...
由于想象竞合犯的本质既不同于本质的一罪,也不同于典型的数罪,而是属于一罪和数罪之间的情形,故完全不评价轻罪不法的“从一重罪处断”模式不合适。想象竞合犯虽然是一个行为,但同时造成了数个法益侵害后果,重视想象竞合犯的明示机能,就不仅应当体现在定罪上(在判决书中分别叙明所触犯的罪名),而且在量刑中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