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中奥加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在维也纳宣布,他们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白垩纪琥珀中首次发现介形类,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甲壳动物,该成果于今日发表在Nature出版集团旗下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晓樵教授、席党鹏副教授、邢立达副教授,维也纳大学本杰明·詹姆...
亲您好,您可以去海鲜市场去看看,目前市场上应该存在很少,都是自己野外采集繁殖。端足类,亦作 片脚类,是一个没有甲壳及两侧扁平的目级甲壳类动物。介形类,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一个亚纲。海蜇缩水的原因及处理方案:1.放养密度过大,导致养殖中后期饵料不足,由于饵料的制约,造成整体长势缓慢,容易...
松辽盆地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学特征 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学特征在锡林郭勒、辽宁及东部的胶东半岛认为是统一的,其存在的地层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地层序列。白垩统位居中抬,与晚侏罗世和早第三纪相接,整个沉积序列分布宽广,时代久远,地层厚度在几百米至千米之间。 二、地层结构。地层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单向性,...
(1):55-97;March, 2011河北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介形类生物地层庞其清 * 谷振飞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31提要 通过河北阳原、蔚县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 20余条剖面介形类生物地层的调查研究, 发现非常丰富的介形类化石, 计 23 属 60余钟, 自下而上可明显地划分为 5 个介形类化石组合带:1.Potamo...
本文主要基于松科1井南孔,对泉头组上部至嫩江组下部厚约960m的岩心进行1m间隔的采样,室内化石处理、鉴定和分析,初步建立了松科I井南孔介形类生物地层序列。本次研究初步识别出13属、70余种介形类化石,根据化石分布组合及垂向上的变化特征,将其划分为14个化石组合带。关键...
《松辽盆地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学》是40年来松辽盆地白垩纪介形类化石研究的系统总结。共用了1500多口井、70000多块岩石样品的化石资料。系统描述了在白垩纪地层中所发现的介形类化石30属241种,其中包括2新属、67新种和3未定属种。书中简略介绍了松辽盆地白垩纪介形类化石的研究简史及地层概况,详细论述了白垩纪...
松科1井南孔 介形类生物地层 晚白垩世 松辽盆地 摘要: 松科1井是世界上第一口陆相白垩纪科学钻井,其南孔获取自泉头组三段顶部至嫩江组二段底部的连续地层记录。本文以松科1井南孔岩心样品介形类化石的系统鉴定和统计分析为基础,共建立15个介形类化石组合带,自下而上分别为:1)C ypridea subtuberculis perga-...
实测松辽盆地东部宾县地区鸟河畔的两条剖面.鸟河剖面上下岩性变化较小,以灰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含数层黄铁矿薄层及介形虫灰岩薄层.红石山剖面岩性岩相变化较大,下部为灰绿色,黄绿色泥岩,上部出现大套红层.通过介形类组合特征,判断出这两个剖面属于青山口期沉积.其中,鸟河剖面对应青山口组一段上部,含介形...
生物组成以腹足、轮藻、叶肢介以及带瘤介形类的出现为特征。宾县地区在青山口组沉积时期生物具有与松辽盆地其他地区相同的化石面貌和古生态特征。其一致性表明该时期宾县地区同属于松辽盆地。青一段至青二、三段之间微体化石古生态特征发生转变,暗示松辽盆地水体条件在该沉积阶段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