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1368—1644)绢本 设色纵175厘米 横66.7厘米天津博物馆藏《桃源仙境图》轴为明代“吴门四家”之一的仇英所作的青绿山水人物画,纵175厘米,横66.7厘米。仇英(1494—1561),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寓居苏州。漆工出身,后师周臣学画。善画人物、山水等,所绘山水以青绿重色为多,师法赵伯驹、...
明代的仇英也不例外,创作的《桃源仙境图》正是取材于此。 《桃源仙境图》为青绿山水的工笔重彩,以竖幅高远章法,分三层叠进,近景处是汇聚而成的山涧泉水渐成了河面,流水之上木桥飞设,奇松虬曲伫立,幽雅的景致中有三位白衣人士临流而坐,抚琴听琴间伯牙、子期的知音情义仿佛溢出画面,传神入微。一童子携食盒侍立一...
在吴门以文人士夫为主体的画家群体中,仇英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人。移居吴郡。所出微,尝执事丹青,周臣异而教之」。 明仇英桃源仙境图轴绢本设色纵一七五厘米横六六·七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虽然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称「吴门四家」,相互之间有密切往来,但仇英出身寒微,以画为业,是...
《桃源仙境图》是由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副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这幅画取材于东晋隐士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副远离尘世、离群隐居的画面。画中远处群峦叠嶂,白云缥缈,其中有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阁中有人依着窗户静静地向外看着。也有人隐于山林之中行走。近处奇松虬曲,坡上桃树...
仇英(约1505年—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后寓居苏州。身为明代绘画大师、吴门四家之一,仇英对人物、山水、走兽、界画皆擅,其在继承唐宋以来优秀传统基础上,吸取民间绘画和文人画之长,形成自己的特色,对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尤有建树。 《桃源仙...
仇英的《桃源仙境图》是明代绘画中的瑰宝,现珍藏于天津博物馆。这幅绢本设色画以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灵感,描绘了文人雅士心中的隐居生活和人间仙境。画面上半部展现峰峦叠嶂,白云缭绕,庙宇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下半部则描绘流水潺潺,木桥古朴,奇松虬曲,以及坡上的桃树林,构成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景致。
仇英的《桃源仙境图》是明代绘画艺术的瑰宝,绢本设色画,规格:纵175厘米,横66.7厘米。现收藏地:天津博物馆。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后迁居苏州,明代著名画家,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明四家”。《桃源仙境图》取材于东晋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描绘了文人理想中的隐居之乐。画面远处...
明 仇英《桃源仙境图》纵175厘米 横66.7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桃源仙境图》绘山水洁净秀润、隐者仙风道骨的避世幽景。近景高士风采翩然,古松悬藤挂蔓;中景烟霏雾霭,山势峭拔,旅人登山;远景峰峦奇峻,松林葱郁,亭台楼阁若隐若现。全图设色明丽,“精工之极,又有士气”,是明代青绿山水画中的代表佳作。 内容来源...
桃源仙境图:仇英 《桃源仙境图》,明代,仇英,立轴,绢本青绿设色,纵175厘米,横66.7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仇英此《桃源仙境图》描绘远处峰峦起伏,幽深高远,山间云蒸雾漫,远山深处庙台亭阁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若仙若幻。前景是流水木桥,奇松虬曲,景致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