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王朝统治的276年里,南京太仆寺存在了270年,共有太仆寺卿145名,少卿125名在南京太仆寺任职,这些官员中不乏名宦高士、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们在任期间,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筑路修桥、恤民御寇、兴办文学、建寺构亭,为滁州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尤其为醉翁亭和现醉翁亭景区内建筑的保护、扩大和...
历史知识> 仆寺 即“太子仆寺”。 仆寺相关 宁乡黄材遗址 宁谷寨长官司 宁城南山根墓葬 穴氏 穴位 穴居 它嚣 它山堰 它漏河 写发 写字 写算 写亦虎仙 写凤都督府 写礼庼遗著 讨击使 讨浯儿河 讨粤匪檄 讨满洲檄 让 让国皇帝 礼 礼孔
官署名。即太子仆寺。65 本词条 正文无目录, 正文无图片, 百科名片缺少图片, 无基本信息模块, 基本信息缺失内容, 名片图不清晰, 目录重复出现, 目录层次不清晰, 目录名称包含符号或序号, 一级目录下引领一个二级目录, 正文缺少必要目录和内容, 正文缺少图册, 名片文字过长,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65个...
太仆寺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是九卿之一,负责管理皇家车马事务。到了南朝梁时期,太仆寺的官署正式更名为太仆寺。唐代时,太仆寺曾改名为司驭寺和司仆寺,其下设有乘黄、典厩、典牧和车府四署,负责管理皇家车马和畜牧业。 乘黄署 🚗 乘黄署负责天子车辂的管理和训练。根据规定,天子车乘有五种,称为“五辂”(辂即...
太仆寺不仅是全国马政的最高机关,还隶属于兵部,对明朝的边防国务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场,闻讯而来的市民和游客依然有近千人之多,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记者团在南京太仆寺牌坊下朗读着王阳明诗《夜坐龙潭》,童声引来众多游客的围观,还有市民还饶有兴趣地跟随朗读。明明在滁州,为何称南京?"'太仆...
马政,始于商、兴于汉、成于唐、盛于明。南京太仆寺是当时全国马政的最高机关,隶属于兵部。明朝马政机构齐全、制度缜密,分为官牧和民牧两种养马方式,还在边境实行茶马贸易,使官马保有数量一度增加,对明朝的边防国务等方面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南京太仆寺存在了270年,一直存续到明朝灭亡。一江之隔,对南京有...
可还有一种意思是古代官署的名称,例如大理寺、太常寺等,虽然在影视剧中出现频繁,但现实中却并不多见。此次“中国亭城”滁州之行,就让我见到了这样一处历史景点,而且是我国唯一一个设在滁州的国家级政府机构,它就是南京太仆寺。我们知道太仆寺是我国古代朝廷的中央机构之一,是掌管车马的官,也是全国掌握马...
太仆寺就是掌管皇家御马和朝廷马政的机构。早在春秋时就有掌管皇室御马和马政的"太仆"官,秦、汉时为九卿之一。北齐太仆寺长官始称"太仆寺卿"。顺治元年(1644)设掌管牧马事务的机关(场)——太仆寺。光绪三十二(1906)年,改革官制,裁撤太仆寺所掌事务并入陆军部,...
行太仆寺,明官署名。洪武三十年(1397),分置于山西、北平、陕西、甘肃、辽东,有卿、少卿、寺丞等官,品秩同太仆寺。职责 掌各边卫所营堡马政,由兵部总官管。按时督察有关马匹印烙、表散、课掌、孳牧等事,每年春秋二季检查马匹增耗、齿色,三年一稽比,布政司与按察司不得参预,如有膌损,由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