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是中元节的主要别称,盂兰盆一词源于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为“解救倒悬”,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悬,应即往解救。相传中国最早于538年举行盂兰盆会,由梁武帝萧衍推行。宋代后,因供养佛僧的色彩大大减弱,逐渐与中元节融合,在民间被俗称为“鬼节”。节日起源 中元节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礼...
民间所谓的鬼节,就是七月半,它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变化趋势逆转的最中心点,从此之后,阴气渐盛、阳气渐衰。在古人的思维当中,逝去的亲人已经去了阴间。因此,在农历七月十五阴阳变化的中心点祭祀亲人,也可谓是“恰逢其时”。在鬼节流传着很多的习俗,每个地方或许都不太一样,但是内心的期盼是一样的,就是希望可...
1、在我国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传说是人去世后,灵魂进入地下的阎王殿,而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地府的新年。从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十五,地下的鬼魂会放假回家游玩,在阳间的亲人会备好物品,积极准备,迎接已故先祖,对其进行缅怀。2、通常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凡有新丧的人家,需要上新...
1. 中元节:又称鬼节或鬼门开,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日期在农历七月十五。人们相信这一天地府...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
农历的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鬼节”。它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中元节源于我国道教的“三元”说,即“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上元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中元为农历的七月十五,下元为农历的十月十五。中元节也是随上元而来,所不同的是,上元为人间的节日,中元却是阴界的节日,陆为阳...
第二:夜晚独自外出 老祖宗认为七月十五鬼节,晚上最好待在家里,因为路上到处都是烧香纸的人,看到了比较晦气。第三:晚上晒衣服 七月十五晚上最好不要把衣服晒在外面,虽然七月十五晚上气温依然很高,但是湿气也重。把衣服晒在外面,不太合适。第四:偷吃祭品 偷吃祭品这种事情,在过去比较多。过去人们缺吃少...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禁忌,传说鬼魂会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夜晚回到人间,享受人们的祭祀和超度。因此,中元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人们会为祖先、已故亲人以及孤魂野鬼进行祭祀和超度...
1、中元节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也被称为“鬼节”,或者是“七月半”。在民间传统观念中,农历七月神秘而幽暗,地府鬼门大开,万鬼都从阴间来到人间,探视亲友子孙、或寻求供奉,直到七月底关闭鬼门时才返回。作为禁忌,人们很少选择在七月举行结婚、搬家或开幕等喜庆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