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是中元节的主要别称,盂兰盆一词源于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为“解救倒悬”,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悬,应即往解救。相传中国最早于538年举行盂兰盆会,由梁武帝萧衍推行。宋代后,因供养佛僧的色彩大大减弱,逐渐与中元节融合,在民间被俗称为“鬼节”。节日起源 中元节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礼...
民间所谓的鬼节,就是七月半,它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变化趋势逆转的最中心点,从此之后,阴气渐盛、阳气渐衰。在古人的思维当中,逝去的亲人已经去了阴间。因此,在农历七月十五阴阳变化的中心点祭祀亲人,也可谓是“恰逢其时”。在鬼节流传着很多的习俗,每个地方或许都不太一样,但是内心的期盼是一样的,就是希望可...
1、在我国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传说是人去世后,灵魂进入地下的阎王殿,而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地府的新年。从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十五,地下的鬼魂会放假回家游玩,在阳间的亲人会备好物品,积极准备,迎接已故先祖,对其进行缅怀。2、通常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凡有新丧的人家,需要上新...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禁忌,传说鬼魂会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夜晚回到人间,享受人们的祭祀和超度。因此,中元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人们会为祖先、已故亲人以及孤魂野鬼进行祭祀和超度...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
1. 鬼节是孝亲节 明天是鬼节,一个历史悠久,却被很多人忽视、误解的传统节日。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又称“中元节”“亡人节”“七月半”因为有个鬼魂出没的传说,很多人以为鬼节是在宣扬封建迷信,于是对它越来越不重视,以至于现在这个节日几乎被边缘化了。但是,作为中国人,理解节日背后的真正意义,才能更...
1. 中元节:又称鬼节或鬼门开,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日期在农历七月十五。人们相信这一天地府...
每年的七月半——中元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鬼节”,就是这样一种宗教信仰完美融合的产物。然而... 中元节≠鬼节 中元节,又名“鬼节”、“盂兰盆节”,但其实这三个名称从根源上来说,是属于三个不同的节日的。 民间俗信“鬼节”,七月十五这一天可谓是“百鬼夜行”,因此在民间俗信中,鬼节这一天祭祀的不只有...
中元节,又叫鬼节,日期是农历的7月十五,但每个地方因为习俗的差异,有的地方是7.14过鬼节,有的地方是7.15过,时间上有所区别。到了鬼节这一天,相传阴间地府的鬼门关大开,无数鬼魂涌到阳间度假,阳间便成为鬼魂们的散心地。每年鬼节期间,传统习俗会预备祭品来安抚鬼魂,祈望「它们」吃饱喝足收了衣钱财物之后,乖乖回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