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从8088/8086开场,CPU部就有了对存储器的分段机制,每个存储单元可以看成两种地址: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 〔1〕逻辑地址 逻辑地址是编程时所使用的地址,在实模式下,它由段基地址与段偏移地址组成,习惯上写为“段基地址:偏移地址〞。 〔2〕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又称为实际地址,它是信息在存中存放的实际地址,是CPU...
物理地址是指CPU和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时实际所使用的地址,而逻辑地址是程序使用的地址。物理地址由两部分组成:段基址(段起始地址高16位)和偏移地址。前者由段寄存器给出,后者是指存储单元所在的位置离段起始地址的偏移距离。当CPU寻址某个存储单元时,先将段寄存器的内容左移4位,然后加上指令中提供的16位偏移地址而...
答:逻辑地址是用户目标程序使用的地址单元称为逻辑地,一个用户作业的目标程序的逻辑地址集合称为该作业的逻辑地址空间。物理地址:主存中的实际存储单元称为物理地址,物理地址的总体相应构成了用户程序实际运行的物理地址空间。 6:什么是移动技术?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这种技术? 答:移动技术是:把主存中的实际存储单元称为物...
CPU产生的地址通常被称为逻辑地址(logical address)。 而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则是内存单元的地址,也就是被装入内存的内存地址寄存器(memory-address register)的地址。
答: 逻辑地址:是用户程序设计时采用的地址 ,是一个 16 位的无符号二进制数,由段基址和段内偏移地址两部分组成,通常表示为“段基址:偏移地址”的形式,即 xxxxH : yyyyH 。 物理地址: CPU 访问存储器的实际地址为物理地址 ,即地址总线上送出的是物理地址,它是 1MB 存储器空间中某一单元的实际地址,用 20 ...
分页机构把线性地址从高位到低位分解为“页组地址:页地址:页内地址”三部分,由页组地址(页组号)查找“页组表”,获得该页组对应的“页表”首地址。然后用页地址(页号)去查“页表”,得到该页的起始地址,拼接上页内地址,得到“物理地址”。保护模式下也可以关闭分页机构,此时线性地址等于物理地址。
逻辑地址是由段基址(存放在段寄存器中)和偏移地址(由寻址方式提供)两部分构成,他们都是无符号的16位二进制数,逻辑地址是用户进行程序设计采用的地址。 物理地址是1M内存空间中每个存储单元唯一的地址,由20位二进制数构成,物理地址是CPU访问内存时使用的地址。当用户通过编制程序将16位逻辑地址送入CPU总线接口部件BIU...
答:逻辑地址由两个16 位的部分即段基址与偏移量组成,一般在程序中出现的地址都表示为逻辑地址形式;物理地址就是一个20 位的地址,它就是唯一能代表存储空间每个字节单元的地址,一般只出现在地址总线上。 由于8086/8088CPU 中的寄存器只有16 位长,所以程序不能直接存放20 位的物理地址,而必须借助逻辑地址,即用两...
答:逻辑地址:就是cpu逻辑段管理内存而形成的地址。 物理地址:就是程序或数据在内存中的实际地址,即内存单元的地址,也就是被装入内存的内 存地址寄存器的地址。 转换原因:当程序装入内存时,操作系统要为之分配一个合适的内存空间,由于程序逻辑地址 与所分配到的内存物理地址编号不一致,而CPU执行指令时是按物理地址...
试题来源: 解析 逻辑地址是程序使用的地址,而物理地址是指CPU和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实际所使用的地址。物理地址由两部分组成:段基址 和偏移地址,前者由段寄存器给出,后者是指存储单元所在的位置离段起始地址的便移距离。物理地址=段地址*10H+偏移地址。反馈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