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应听证尽听证”要求,主动为检察权运行“加把锁”。湖里区人民检察院公开审查、公开听证59件次。其中邀请人民监督员59人次参与听证,促进检察听证广泛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02 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 湖里区人民检察院就一起职务犯罪案件出庭支持公诉,...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重要制度设计,是检察机关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一项创新举措。这项制度创设于2003年,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要求,为加强对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监督在全国检察机关试行的一项重大改革。...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重要制度设计,是检察机关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一项创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引入外部监督力量,健全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护机制,是对司法权力制约机制的重大改革和完善,对保障人民群...
什么是人民监督员? 监督范围 监督方式 两个应当 意见处理 意义与作用 我办案,你监督 检察之外,看检察 人民监督员作为 检察监督的“镜子”和“第三只眼” 是改进检察工作的“指南针” 是加强检察工作的“助推器” 更是检察机关自觉、主动 接受外部监督的生动体现...
一、检察听证+人民监督员监督 2023年11月15日,我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就办理的丁某某刑事申诉案召开案件听证会,邀请具有信访工作经验的人民监督员参与听证,听取并采纳人民监督员听证意见,提升办案质量与效果。二、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人民监督员监督 2023年7月13日,我院刑事检察部门组织开展案件庭审观摩活动,邀请人民...
“新办法”明确,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身体健康的年满23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担任人民监督员;人民监督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学历。人民监督员每届任期五年,连续担任人民监督员不超过两届。为了促进人民监督员队伍健康发展,“新办法”对不宜参加人民监督员选任的人员以及不得担任人民监督员的...
“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时机已趋于成熟。”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向大会联名提交了《关于制定人民监督员法的议案》。他建议加强对人民监督员进行立法调整的力度,尽快推出专门立法,“有利于实现司法专业化判断与普通公众对法律公平正义日常认知的有机统一”。制度需立法创建,有利于...
牢记使命 认真履责人民监督员向洪平2020年7月30日,滨海小城盛夏中平凡的一天,对我来说却是一个不平凡的时刻。我这个干了30多年警察的老党员,在退休后的第二年,光荣地被威海市司法局选任为人民监督员。从这一刻开始,我的人生增添了一份动力、一份责任、一份使命,我默默地下定决心,将依法履责,为促进...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监督员监督工作的规定》是最高人民检察院2015年12月21日发布,自2015年12月21日起施行的规定。规定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强对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工作的监督,健全检察权运行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结合检察工作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