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礁 人工礁是2006年公布的生态学名词。定义 人为地在海中设置以不同材料制成的、类似礁石的护鱼或防浪设施。出处 《生态学名词》
近日,在海南三亚西岛附近海域,16个人工鱼礁被依次放入约20米深的海底,这些人工鱼礁,将成为这片海域海洋生物们的“新家”。现在您看到的就是准备放入海底的人工鱼礁,这些礁体由钢筋水泥混凝土制成,长、宽、高各有6米,单体的重量约为90吨,放入海底后较为稳定不易倾覆。同时,大体积的人工鱼礁沉入海底,...
15日下午,在三亚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西岛附近海域)工程现场,浩瀚大海上,运输船上的吊机正抓起一个个巨大的“空心魔方”,缓缓投入大海中。这是三亚环农集团开展人工鱼礁投放工作的一部分,今年,三亚环农集团计划在该片海域陆续投放320个人工鱼礁,总计投礁量约6.9万空方,为鱼儿搭建近300万平方米的“新...
人工鱼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诱集效应:人工鱼礁可以吸引和聚集周围水域中的各种水生生物,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渔场。这是因为人工鱼礁可以提供阴影、障碍和复杂性,让一些喜欢藏身或追逐的鱼类感到舒适和安全;同时,人工鱼礁也可以改变水流方向和速度,形成上升流或涡流,把营养盐和有机物带到...
暗礁 指经常位于海面以下的岩体或礁体。多孤立地分布在海岸带的下部,是海上航行时的禁区,常对海上航运造成危害和损失。而人工暗礁,则指因意外或人为的故意将中大型物体沉入海底形成固体障碍物。人工暗礁形成原因之一:沉船事故;人工暗礁形成原因之二,将中大型报废机械沉入海底。人工暗礁作用:1、废弃金属的处理。
科学家曾比较过,人工鱼礁提供的食物量是纯自然沙底的400倍。这意味着,人工鱼礁不仅食物多,而且还能提供一定的空间庇护,很快,在这里就能建立一个生物量多且稳定的海洋小生态。这对保护濒危海洋生物和增加鱼类数量是有好处的。奥斯本礁 目前全世界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对海洋生态也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但在早期...
近日,发表于《自然可持续性》期刊的一项由美国17个州的科学家和人工礁主管主导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工珊瑚礁覆盖了美国海底约19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3600个足球场。该研究还描述了用于创建珊瑚礁的物体的多样性,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珊瑚礁创建的不同模式。(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珊瑚栖息地丧失,损害了海洋生物多样性...
历史上的人工鱼礁 1、明代竹篱 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广西北海一带的渔民就能在浅海区看到竹篱的身影。他们用竹篱围住海域的一些地方,然后在其中放上石头,吸引鱼群接二连三地前来,成为渔民们捕鱼的好位置。竹篱是最初也是最简单的人工鱼礁,它主要被用来诱鱼,减少捕鱼的成本,提高捕获鱼量的机会。在20世纪之前,...
人工鱼礁,就是人类为海洋生物搭建的“住宅”,它们能发挥类似珊瑚礁的作用。 在地球上,珊瑚礁的面积不到海洋面积的0.1%,却为四分之一的海洋物种提供了家园。 (形成珊瑚礁需要漫长的时间) 绝大多数的海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异彩缤纷。很多海域有机物贫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