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杭大运河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条人工河,请结合史实简要指出这条人工运河的历史变迁。 (2)有人认为,运河的开凿曾经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但著名的史学家白寿彝却指出:“隋炀帝开凿运河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时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一条沟通南北的新河到。“请结合秦汉到隋唐时期的历史,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
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它连接了南北两大经济区,促进了物资交流和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你知道吗?大运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河道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从隋唐到元明清的转折。这一转折与北京城地位的上...
静海水利平台 2022-06-01 17:11 发表于天津 ,时长04:49 2500年间,京杭大运河联通南北、贯穿古今,随“国运”起伏而几经衰荣。流淌到今日,大运河作为沟通南北交通要道的漕运时代已经终结,但它作为中国活态遗产的时代已然开启,闪烁出中国文明之光芒。...
那么,为什么京杭大运河会从河南退出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向和历史变迁。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河流,它的建设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隋唐时期,全长约1794公里。它连接了中国的南北方,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之一。在隋唐时期,由于首都设在长安(今西安)和洛阳(...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京杭⼤运河的历史变迁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的⽔利⼯程,⼜名京杭⼤运河、南北⼤运河。⼤运河北起北京,南⾄杭州,经天津、河北、⼭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系,全长1794公⾥。⼤运河⾃开凿⾄今,经历了2400...
6月21日,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华家口运河文化展馆举办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大运河文化藏品展,再现大运河历史变迁。京杭大运河景县段全长73.2公里。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景县段的“华家口夯土险工”作为遗产点位列其中,该险工全长255米,为研究清代夯筑防水技术和运河堤岸防护...
这样的改变使得新的京杭大运河相较于绕道洛阳的隋唐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明、清两代继承并修整了这一京杭大运河,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共同努力,新的京杭大运河几乎笔直地贯通南北,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动脉。大运河的新使命与现代价值 历史遗产与文化保护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运河不仅见证了隋朝的...
🌊 历史变迁 京杭大运河在古代主要用于运输粮食、茶叶、丝绸、瓷器、盐、铁器等商品,其中粮食运输最为重要,被称为“漕运”。运河的修建和维护对于维持中央政权的稳定、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加强边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运河还用于调兵、运送军需物资以及官员的巡视等。🚢 现代价值...
说起大运河不得不提的就是京杭大运河,它是运河方面的一个闪耀明星,由隋唐大运河改道而来,这是我们民族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名片,具体说起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雏形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发,物资运输落后,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以古人打仗对物资的重视程度,...
京杭大运河,顾名思义是北京到杭州的一条运河。最早在春秋时期开凿。春秋时期各国战事频繁,需要将部队快速输送到战争前线,尽量快的解决战事而开凿。吴王夫差就曾经命人开凿邗沟,用来输送兵力,达到军事目的。 隋朝统一中原后,开皇九年(589年),取得陈朝广大疆域的隋文帝将“冠于诸王”,平陈有功的儿子杨广派往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