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体发酵法:利用麸皮和米糠为主要原料,添加谷壳,豆饼等,加水拌成半固体状态,供微生物生长和产酶用。分为浅盘法、转桶法、厚层通气法等 (2)液体发酵:以液体为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的生产繁殖和产酶。分为液体表层发酵法和液体深层发酵法(3)固定化细胞发酵...
答:酶的生产方法有三种。 ㈠提取分离法:采用各种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从动物和植物的组织、器官、细胞或微生物中将酶提取出来,再进行分离纯化的技术过程。 优点:设备较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受生物资源、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影响,或者使工艺路线变得繁杂。 ㈡生物合成法:利用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而...
酶的生产工艺是指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和发酵工艺来大规模生产酶的过程。 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首先需要从天然菌株或其他来源中获得酶的基因。通过核酸技术,将酶基因从DNA中克隆并插入表达载体中。然后将表达载体转化到宿主细胞中,使宿主细胞能够表达目标酶的基因。 2.发酵培养:经过...
产酶微生物1、细菌大肠杆菌↑ 谷氨酸脱羧酶、天冬氨酸酶、青霉素酰化酶、天冬酰胺酶、β-半乳糖苷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核酸外切酶等。枯草芽孢杆菌↓直状、近直状的杆菌,周生或侧生鞭毛,革兰氏阳性,无荚膜,芽孢中生或近中生。枯草芽孢杆菌是工业发酵的重要菌种之一。生产淀粉酶、蛋...
1、酶制剂的来源,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但是,主要的来源是微生物。由于微生物比动植物具有更多优点,因此, —般选用优良的产酶菌株,通过发酵来产生酶。为了提高发酵液中的酶浓度,选育优良菌株、研制基因工程菌、优化发酵条件;2、酶的分离提纯技术是当前生物技术“后处理工艺”的核心。采用各种分离...
酶的生产方法可以分为提取分离法、生物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等3种。A.酶的提取分离法生产是采用各种技术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或者其它含酶原料中将酶提取出来,再与所含杂质进行分离的技术过程。B.酶的生物合成法生产是经过预先设计,通过人工操作,利用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而获得所需酶的技术过...
1、产酶细胞应具备的条件: 酶的产量高 容易培养和管理 产酶性能稳定 利于酶产品的分离纯化 安全可靠,酶类生产工艺,淀粉酶 脂肪酶 蛋白酶 纤维素酶,第一节 工业用酶,一、淀粉酶,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的总称,广泛应用于饴糖生产、各种发酵生产的糖化工序、纺织工业的退浆工序、医药和造纸等方面。根据其...
例如,在屠宰⼚,可从家畜胰脏中提取胰酶;在⽔果加⼯⼚,可从菠萝⽪中提取菠萝蛋⽩酶。(⼆)发酵法 发酵法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产酶的主要⽅法。发酵法主要通过微⽣物发酵来获得⼈们所需要的酶。发酵法⼀般包括固体发酵、液体深层发酵、固定化细胞发酵和原⽣质体发酵等多种⽅式。(三)化学...
大肠杆菌能作为宿主供大量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大肠杆菌也是最早用作基因工程宿主菌;②枯草芽孢杆菌:是工业发酵重要菌种之一。生产淀粉酶、蛋白酶、5’—核苷酸酶、某些氨基酸及核苷,是应用最广泛最惯用产酶微生物;③链霉菌:链霉菌是生产葡萄糖异构酶重要微生物;④木酶:用于产纤维素酶重要菌株。
微生物酶制剂既可取代性能相同的动、植物主要酶制剂种类,又能生产出在100℃起催化作用的高温α-淀粉酶和在pH10~12起作用的洗涤剂蛋白酶等品种。20世纪40年代,微生物酶制剂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现在酶制剂的生产是以深层发酵为主,以半固体发酵为辅,菌株产酶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固定化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