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指生产时及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42天)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的一种常见病。β-溶血性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多为混合感染,以发热、会阴疼痛、恶露异常(产后从阴道中排出的血液和液体发臭、有异味、有脓血)为主要症状,治疗...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乳腺除外)所需的一段时期,通常为 6 周。产褥感染是指产妇在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其发病率约 6%,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异常恶露。 查看更多 如何平稳顺利渡过产褥期(一) ...
产褥感染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治疗。 1.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发生产褥感染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青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治疗。一般这些药物可以杀灭和抑制侵入患者体内的致病菌,使感染得到控制。 2.手术治疗:当患者产褥感染情况比较严重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清宫手术或者切除手术。一般患者...
产褥感染是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的感染性疾病。产褥期是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除乳腺外的各器官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通常为6周。 产褥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包括需氧菌、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多数情况下是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感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源性感...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常见病因包括以下几项: 1. 外阴伤口感染:分娩过程中外阴部易受损伤,若伤口处理不当或护理不佳,易引发感染。需及时清洁伤口,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2. 胎膜残留:分娩后胎膜残留宫腔内,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可导致感染。应及时行清宫...
产后如果突然出现发烧、腹部疼痛、恶露(产后自子宫内流出的分泌物,最初为血性,持续 4~6 周)异常时,要高度怀疑发生了产褥感染。 产后2 天,小肚子痛,哺乳时疼痛加重,可能是什么原因? 通常是由于子宫收缩痛引起,一般持续 2~3 日自然消失,经产妇更为明显。哺乳时加重是由于新生儿吸吮乳头时可以刺激垂体分泌缩宫素...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局部和全身感染。产褥感染是常见的产褥期并发症,其发病率约为1%-7.2%,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另外三种是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和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疾病)。 正常的妊娠和分娩通常不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只有在机体免疫力,细菌...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或者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即分娩24小时以后至恢复期10日内用体温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的。产褥感染发病率为1%~7.2%,是致使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外阴炎症、宫颈炎、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子宫切口感染、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急性盆腔...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应化,发病率为1%~7.2%,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虽造成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但也包括产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如泌尿系感染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产褥感染要怎么办?下面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