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产业是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安全保障活动提供专用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通知全文 随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不断加强,对于安全技术、装备和服务的要求得到日益重视。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中明确了“把安全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
从提升产业安全目的出发,产业链的优化重点应放在产业关键节点和技术生态体系的打造上,强化产业链韧性。在全球化的分工体系中,保障和提升产业安全,并不是要通过产业链的全链国产化来实现,而是需要通过在产业的若干重要节点上形成合力,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技术反制能力。在供应链安全的提升方面,对不同的产...
可以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导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沈村冰持续发展。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是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反...
1.产业安全 产业安全分为动、静两种情况,动态产业安全是指产业的发展情况,静态产业安全是指国家对产业的控制程度,而我们研究产业安全问题时应该综合动态描述和静态描述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并给予产业安全以下定义:产业安全是指一国拥有对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力及这些产业在国际比较意义上的发展力。
国家产业安全 国家产业安全,一国(或地区)的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冲击时,具有足够的抵御和抗衡能力,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始终保持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的状态。主要包括农业安全、工业安全和金融服务业安全等。
第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5月5日召开。会议强调做好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指出,要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战略性领域顶层设计,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
编者按:1月26日,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年度学术会议(2024)在南京举行,会议围绕“新质生产力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邀请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界专家进行研讨,形成部分创新成果和观点,现将部分成果摘编,本期刊发的是对外经贸大学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吕越教授的《我国产...
竞争力与产业安全的关系方面,国内学者金碚(2006)分析了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安全的关系,他认为产业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根源,并非全部产业都存在产业安全问题,只有竞争力弱的产业才会存在产业安全问题,只要有竞争、有风险,就有产业安全问题。[2...
产业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链稳定性、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以及产业发展环境的安全性。首先,产业链稳定性是产业安全的基础。一个稳定的产业链可以确保原材料、零部件、生产设备和销售渠道的顺畅,从而保障产业的正常运转。例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产业都依赖于跨国供应链,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