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14时4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和轨返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并于15时24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此次的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过程的光照条件与嫦娥五号极为不同,从“阳光明媚”到“月黑风高”,由上海航天803所研制的双谱段监视相机,开启“全能之眼”,穿透黑暗,记录下38万公里外人类首次月背交会...
独家视频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4年4月26日3时3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自主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按任务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神舟...
自动交会对接 由追踪飞行器进行自主导航和控制的交会对接。手动控制交会对接 由追踪飞行器上航天员根据测量参数操作完成的交会对接。手动遥控交会对接 空间站上航天员根据测量参数遥控追踪飞行器完成的交会对接。前向对接 来访飞行器通过地面或自身导引策略,沿飞行负方向与空间站核心舱轴向前对接口对接的过程。后向对接 ...
空间交会对接被形象地称为“万里穿针”,控制是核心。靠拢、接近、锁紧,在任务完成阶段的最后几分钟里,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交会对接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在万里之外的太空要实现控制,每一个环节都极其复杂。2021年11月,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完成的“全天时多模式自主交会对接...
2024年6月6日14时48分,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研发的GNC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精准驾驭下,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于15时24分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继嫦娥五号之后,“嫦娥家...
在轨道交会对接中,被追踪的载人航天器。 交会对接 两载人航天器实现轨道交会并完成对接的过程。 自动交会对接 由追踪飞行器进行自主导航和控制的交会对接。 手动控制交会对接 由追踪飞行器上航天员根据测量参数操作完成的交会对接。 手动遥控交会对接 空间站上航天员根据测量参数...
我国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采用2天交会对接模式起,逐步发展了6.5小时、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在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任务中,我国还成功验证了2小时超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创造了世界上最快速交会对接纪录。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采用的是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在此前,中国通过数次任务已经相继...
使用过2小时和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 分别由天舟五号和神十二完成 此次天舟七号发射 采用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 这是空间站建设以来第一次使用 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新”在哪儿?新方案综合考虑了 运载火箭系统、空间站系统等多方的要求 系统性减轻了运载火箭入轨高精度的压力 同时也削减了货运飞船自身的推进剂...
两个航天器于同一时间、在轨道同一位置、以相同速度和姿态会合并在结构上连为一个整体,被称为交会对接。这是建设中国空间站的关键技术,是实现“1+1=1”的前提,也是航天器在轨运行中最复杂的技术之一。它分为交会、对接两个阶段,英文为Rendezvous and Docking(RVD)。Rendezvous源自法语。有国外同行在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