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一世(保加利亚语:Александър I,1857年4月5日-1893年11月17日),全名是巴滕堡的亚历山大约瑟夫(Александър Йозеф Батенберг),保加利亚大公(1879年4月29日-1886年9月7日在位)。是保加利亚巴滕堡王朝的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君主,生于德国巴滕贝格王室家族...
后世有不少史学家认为,保罗一世死于政变其实是亚历山大一手谋划的,但由于没有留下有力的证据,这件事就成了永恒的谜题。 其次,亚历山大一世是个缺乏实操能力的理想主义者。 改革两个字一直是亚历山大对内治理的核心,但由于缺乏实践能力和经验,再加上习惯两面讨好,性格优柔寡断,他的改革计划大部分都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亚历山大一世登基后,废除了父亲的改革计划,他知道贵族势力强大,千万不能操之过急。随后,亚历山大一世对内推进带有自由色彩的改革,对外继续发动战争,取得了对奥斯曼帝国、瑞典战争的胜利,同时在东欧地区扩张了领土。俄国人评价一位沙皇的好坏,通常都是看他扩张了多少领土,亚历山大一世由此稳固了自己的地位。1804年,...
在莫斯科击败法军之后,他成为改变欧洲格局的人,亚历山大一世是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领导人之一,该会议结束了欧洲拿破仑时代,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新系统的保证人是在俄罗斯皇帝的倡议下创建的“神圣联盟”,其中包括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8. 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教父 亚历山大一世于 1819 年成为肯特·爱德华·...
亚历山大一世(Pope Alexander I),(75-115.5.3),又译为“历山一世”,天主教第6任教皇(105-115)。根据《教皇实录》的记载,亚历山大是罗马贵族出身。沿用其父亚历山大名。30岁时及当选教宗。传说,他规定了祝圣房子以及祝圣圣水的礼仪,尤其是要求在祝圣圣水过程中加入食盐,用以驱逐邪魔。他还颁布命令,...
亚历山大一世的生平大部分来源于希罗多德所著的《希波战争史》。据希罗多德所述,在导致希波战争爆发的爱奥尼亚叛乱中,还未登基的亚历山大对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持不友好的态度。希波战争爆发前夕,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派大将梅加巴佐斯去希腊各地索要土和水,象征性地要希腊人臣服于波斯。当使团来到马其顿时,亚历山大的...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I Павлович;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史称亚历山大一世(英语:Alexander I),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四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位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保罗一世之子。由于他在拿破仑战争中领导反法同盟击败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
亚历山大一世(1777-1825年)沙皇俄国皇帝,1801年以阴谋的手腕登上皇帝的宝座,时年23岁。 他为了挽救日益趋向危机的封建沙皇专制制度,效法其祖母叶卡特琳娜二世的两面派手法:一方面,用剑与火以封建制度的维护者的面目向外宣扬国威;另一方面,在国内打着"自由"、"为大众谋福利"的旗号来笼络人心,19世纪中叶终于登上了欧洲...
就这样亚历山大一世成功获得了叶卡捷琳娜与保罗·彼得洛维奇大公两个人的重视,1796年叶卡捷琳娜去世并将皇帝之位越过儿子传给孙子。当然,她的这个想法并没有实现,保罗在母亲死后就将圣旨给烧掉了,自己登基称帝为“保罗一世”,也因为早起亚历山大一世给自己留下了好印象,他没有对儿子痛下杀手。亚历山大一世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