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主要功效包括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助阳止痛。具体作用如下: 1、温中散寒:大五饮丸中的附子、干姜和肉桂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2、补气健脾:白术和甘草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乏力等症状。 3、助阳止痛:方中的附子和肉桂有助于温阳补肾,缓...
大五饮丸用于由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5饮:留饮,停水在心下;澼饮,水澼在两胁下;淡饮,水在胃中;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处方 远志1两,苦参1两,乌贼骨1两,藜芦1两,白术1两,甘遂1两,五味子1两,大黄1两,石膏1两,桔梗1两,半夏1两,紫菀1两,前胡1两,...
《外台秘要》中五饮丸的原文简介为:治五饮丸方,由紫菀、桂心、桑白皮、茯苓、白术、附子、前胡、细辛、干姜、人参、甘草等药味组成,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水的功效,主治痰饮咳嗽,胸胁支满,目眩,以及水肿、腹水等病症。五饮丸的组方严谨,选药精当。其中,紫菀、前胡、桑白皮、细辛等药味能够宣...
《外台秘要》中五饮丸的原文简介如下:病源夫酒 者,因大饮酒后,渴而引饮无度,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结聚成,时时而痛,因却呼为酒 ,其状胁下弦急而痛。(出第二十七卷中)深师消饮丸,疗酒 ,饮酒停痰水不消,满逆呕吐,目视 ,耳聋,腹中水声方。干姜 茯苓(各三两) ...
《医方类聚》:“大五饮丸主五种饮。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日游饮,水擗在两胁下;三日淡饮,水在胃中;四日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藏间;五日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夫五饮者,由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方。右三十三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稍稍加之,以知为度。
小五饮丸 主治:小五饮丸是主治五种痰饮。
五饮丸_医统卷四十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doc,PAGE13 五饮丸_医统卷四十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TOC \o 1-3 \h \z \u 五饮丸_医统卷四十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6 1.1. 组成:青皮1两,陈皮(去白)1两,半夏(制)2两,南星(制)2两,枳实(炒)1两,茯苓1两,白术(炒)
五饮丸。 这个五饮丸是《外台秘要》里的方子,成分是干姜、茯苓、白术,就三味药,是治疗因为长期喝冷饮或者喝茶导致的体内停饮之证,可见缪希雍把古书是翻了个遍。 ___ 滞下 什么是滞下?滞下就是患了痢疾以后,那种腹中绞痛,想大便却便不出来的症状。
大五饮丸主五种饮,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 饮水 在两侸下,三曰淡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夫五饮者由饮酒後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方。远志、苦叁、乌贼骨、藜芦、白术、甘遂、五味子、大黄、石膏、桔梗、半夏、紫菀、前胡、芒消、栝楼根、桂心、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