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政之名,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
五霸含义解释 五霸[ wǔ bà ] ⒈ 其说法不一,一般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他们在诸侯中势力强大,称霸一时。 例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英the five princes; 什么是五霸引证解释 ⒈ 同“五伯”。
1.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三子,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年在位43年。在鲍叔牙辅助下即位,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齐国强盛。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晚年任用小人,致使齐国内乱,死后67天才被发现。2.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晋献公之子,公元前636...
清朝书籍《鲒崎亭集外编》记载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民国书籍《辞通》记载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种说法,是因为在春秋称霸的君主远不止五位,光晋国就维持了百年之久的霸业,晋文公称霸后历经了晋襄公续霸、晋景公失...
一、春秋五霸之概念解读 春秋五霸,作为东周春秋时期五个诸侯国之长的总称,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说法最早见于《左传》,用来描述春秋时实力最为强盛的诸侯,常与战国七雄并列。“霸” 原作 “伯”,意为诸侯之长,能把持天子政令,召集会盟,地位显赫。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弱,诸侯国势力兴起,天子虽...
五霸又分上古五霸和春秋五霸,上古五霸指的是先秦五霸,即夏朝的昆吾氏、商朝的大彭氏和豕韦氏、周朝的齐桓公和晋文公;春秋五霸则尚存争议,主流最具代表性的是孔子删定的《春秋》里所说的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以及《墨子·所染》和《荀子·王霸》中说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
由于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所以具体是哪五个人,并没有确切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孔子和孟子的说法。在《春秋》和《孟子》里面记载,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第二种说法是墨子和荀子的说法。在《墨子·所染》和《荀子·王霸》里面记载,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百家讲坛》 20110907 春秋五霸(二十八)霸主弭兵 《百家讲坛》 20110906 春秋五霸(二十七) 权臣弑君 《百家讲坛》 20110905 春秋五霸(二十六)鄢陵战火 《百家讲坛》 20110904 春秋五霸(二十五)水火不容 《百家讲坛》 20110903 春秋五霸(二十四)赵氏孤儿 《百家讲坛》 20110902 春秋五霸(二十三)一笑而战 ...
古代五霸通常是指“夏商周三代五霸”即:夏昆吾,商大彭、豕韦,周齐桓、晋文,谓之五霸。另一说是指“春秋五霸”。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夏、商、周三代五霸的崛起与辉煌,成为了中国早期历史的代表。这些霸主不仅在各自的统治时期内,实现了领土扩张、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对后世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