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针灸穴位图册》睾丸炎:配曲泉穴、太冲穴、关元穴。 《针灸临床经验辑要》无痛分娩,止腹痛方:配带脉穴、居髎穴、府舍穴、太冲穴。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刺方法】五枢穴向外阴部斜刺1.0-1.5寸,酸胀扩散至耻骨联合及外阴部...
五枢穴是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少阳胆经。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五枢穴 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 配伍 对子宫全切术针麻 刺灸法 直刺0.8-1.5寸;可灸 [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主治] 阴挺,赤白带...
侧卧,于髂前上棘内侧凹陷处,约与脐下3寸关元穴相平处取穴。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白带多、疝痛、睾丸炎、腰痛、胃痛、便秘等。 2、现代研究,对下腹部针麻效果较好、如对阑尾切除术采用脾俞、胃俞、五枢、京门...
五枢穴名解 五枢。五,中数也,又通午,有纵横交错之意;枢,指通上转下之意。本穴在带脉下3寸,适当人身长度之折中处,又为经脉纵横交错髋部转枢之处,故名。 五枢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五枢穴,属足少阳胆经,出自《灵枢·经脉》,足少阳经与带脉之交会穴。位于下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功效:调经固带,理气止痛,补脾益肾、温阳通便。 主治:妇科病证,疝气,少腹痛,腰胯痛。
五枢穴局部解剖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和第一腰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及动、静脉;深层布有旋髂深动、静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第一腰神经前支的肌支及相应动、静脉。 【功效作用】 五枢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它具有调理下焦、调经止带、清肝泻热、强...
【五枢穴】位于人体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取穴方法】侧卧,在髂前上棘内侧凹陷处,约与脐下三寸相平处取穴。 【穴位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
五枢穴,出自《灵枢·经脉》,属于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腧穴释义】 五枢。五,中数也,又通午,有纵横交错之意;枢,指通上转下之意。本穴在带脉下3寸,适当人身长度之折中处,又为经脉纵横交错髋部转枢之处,故名。 【取穴位置】 在下腹部,当...
【定位归经】五枢穴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属足少阳胆经。 【主治功效】五枢穴有强腰益肾,疏肝调经的作用。五枢穴主治腹痛、疝气、带下、便秘、阴挺。 【按摩疗效】常按揉五枢穴,可治痛经、带下、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症。 【取穴方法】从肚脐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