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说法;是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根据不同根器的众生而进行的五次说法时期。这五时分别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槃时。 五时说法的具体内容和背景 华严时:佛陀成道后最初的三七天内,为四十一位法身大菩萨及上根利智者讲授《大方广佛华严经》。此时的教法境界高远、博大、精深,直接从根源...
第五时 法华涅槃时 佛陀最后说《法华经》与《涅槃经》。经过华严、阿含、方等、般若四个时期的说法,发生了很大的功效,许多罗汉、辟支佛以及诸大菩萨,他们根机都在不断的提高和成熟。佛陀此时可以在灵山会上畅谈本怀,称性说法,使二乘人会权乘归于实教,了知妄心即是真心。...
意思是说:佛说法不是有实法与人,而是应病与药,是方便的。 所以佛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法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佛继阿含时后,于八年中,引小入大,为大乘初门菩萨讲维摩诘等经。这时犹如太阳照到高原了,就像我们中国的青藏高原一样。 这时说法,就比酪更进一步了,由酪成酥了,就是西藏人喝的酥油茶之“酥”。
天台中判教之五时说法 天台宗智者大师提出了独特的判教理论,把世尊一生的说法分为五个时间段,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并用太阳的高度和日照范围说明这一点。太阳在照耀大地的时候,并没有先照这里再照那里的意思,只是有些地方高、有些地方低,导致了日照时间的先后。佛说法也没有先...
佛教中经常说“天台五时”,这个“五时”,就是把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讲经说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这个判教方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师依据《涅槃经》分类的。今天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佛四十九年说法的这个基本过程,看看到底什么是“天台五时”: 一,华严时:最初三七日说。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静坐入定,夜睹明星后,当下...
佛教名词解释:五时说法 天台宗将佛陀的一代教法,分为【五时说法】(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槃时。
五时说法,第一是华严时,第二是阿含时,第三是方等时,第四是般若时,第五是法华涅槃时。在最后法华会上开权显实。 第一时 华严时 佛陀直抒胸怀,把自己的证悟体会和盘托出,境界非常之高远、博大、精深。佛陀在华严时,是随自意语,直接从根源下手,根据自己的境界讲法,单刀直入,没有次第。所以能在华严会上...
佛陀五时说法,有偈曰: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 世尊一生所说的经,可分为十二类,也就是所谓的十二部经,也称作十二分教,具体如下: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义理,不限定字数长短,故称长行。 二、重颂。既已宣说于...
🔵 佛陀五时说法概要 一、世尊佛陀在世间传法分为五个时期: 1. 华严时:成道后用了21天时间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为大菩萨说的。 2. 阿含时:这时,佛因为发现了小根性的人不能接受大乘法,于是在接下来的12年...
什么是五时说法?1. 华严时 代表经典《华严经》2. 阿含时代表经典:《增一阿含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这四部阿含经,我们统称为“四阿含”)3. 方等时代表经典:《维摩诘经》《楞严经》《解深密经》《圆觉经》等 4. 般若时代表经典:《金刚经》(即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经》(即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