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用于脉微细治疗 叶天士的《未刻本叶氏医案》中在“脉微细”条目中提及“茯苓、熟淡附片 粗桂枝 炙草 紫衣胡桃 北五味”就其中北五味-五味子在叶氏医案,涉及脉微细的医案中多次出现。五味子的功效是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等。名方生脉散(中医的“脉动”)中也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现代药理...
毛脉五味子,木兰目五味子科植物,分布于四川。形态特征 与毛叶五味子(原变种)不同在于叶背仅脉上被较长的皱波状毛,叶脉间无毛;雌花梗无毛,花被片多达10片,外轮花被片无毛。生长环境 毛脉五味子生长于海拔1 500-2 500米的山坡或林中 分布范围 毛脉五味子产于四川(峨眉、洪雅、宝兴、小金、天全、南川)...
病情分析:通常来讲,五味子对于静脉曲张也是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的,但是五味子要结合其他的一些药物的,比如说五加皮,艾叶,甘草等等,把这些药物放到一起进行泡脚,是能够达到通经络,活气血,壮肾阳,舒筋骨的优点的。并且也可以通过刺激脚部的穴位增加血液循环,益气升阳,四肢乏力改善血液循环。2021-07-05 ...
变种)毛脉五味子(变种),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形态特征 与毛叶五味子(原变种)不同在于叶背仅脉上被较长的皱波状毛,叶脉间无毛;雌花梗无毛,花被片多达10片,外轮花被片无毛。产地生境 产于四川(峨眉、洪雅、宝兴、小金、天全、南川)。生于海拔1 500-2 500米的山坡或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小金。
对于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使用五味子需要谨慎。五味子可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对于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可能会...
热伤元气,以人参、麦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冬之苦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k收起 f查看大图 m向左旋转 n向右旋转û收藏 3 2 ñ6 ...
生脉散原方由麦冬、五味子、人参所组成。此方本为治疗“肺中伏火,脉气欲绝”,意在“补肺中元气不足”。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在治疗诸多疾病中都会用到生脉散,作为气阴两虚证型的基本方,并根据不同的病和个体差异对原方中主药“参”...
病机分析:本方不论是暑热汗多还是久咳伤肺,都是以气阴两虚为病机。孙思邈提出五味子可作为夏天保健药,因天气炎热,耗气伤津。他说:“夏月常服五味子,令人延年”。生脉散和清暑益气汤区别在于:清暑益气汤的暑热还在,还有发热,治属清补兼施;生脉...
五味子生脉散 五味子生脉散,以人参、麦冬等为主要组成药物的药方 五味子生脉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6g。用法:每剂煎3次,一天服完。功效: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气阴不足,症见多汗,口渴,体倦,气短懒言,咽干舌燥,苔薄少津,脉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