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味是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中医五味是指酸、苦、甜、辣、咸。 酸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酸味食物或药物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泄泻等滑脱不禁之证。比如乌梅,能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苦能泄、能燥、能坚。泄包括通泄大便、降泄气逆等;燥可燥湿;坚则是泻火存阴。像黄连,可清热燥湿、泻火...
五味主要是五种味道,而五脏主要是五个脏腑。 1、五味:五味主要指五种味道,包括酸、苦、甘、辛、咸,在中医方面认为酸味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苦味能够泄泻、除躁,甘味具有滋补、和胃之功效,辛味能够活血化瘀、升阳祛风。咸味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之功效。 2、五脏:五脏就是指人的五个脏腑,包括心、肝、脾、肺...
中医里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五味分别归属五脏,同时还具有不同的作用,如:1.酸味主要入肝经,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或者表现出尿频遗尿等表现,可以用味酸的药物如五倍子、五味子、山萸肉、乌梅等;2.咸味主要入肾经,具有软坚散结、及泻下的作用,对于有乳腺结节、颈部肿大、...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wǔ wèi ] 1.泛指各种味道(五味即甜、酸、苦、辣、咸) 2.泛指各种味道或调和众味而成的美味食品 3.佛教以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五者比喻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时之教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
中药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与人体的心、肝、脾、肺、肾相对应。1、酸味:酸味的药物主要对应肝脏,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山楂、五味子等,可以用于治疗肝气不足、肝阳上亢等症状。2、苦味:苦味的药物主要对应心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如
《五味》是《灵枢经》中的第五十六篇文章,主要论述五谷、五菜、五果、五畜中的五种性味,对人体所起的不同作用,阐明了五味对于五脏疾病的宜忌,这些宜忌,都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以及饮食调补的基本原则,为后世食养疗法奠定了基础。作品原文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
中药五味指药物的性、甘、酸等药味。 药物五味包括辛、甘、酸、苦、咸,指药物口尝的味道,也指药物的作用特点。尤其后者更为主要。 辛味药多兼有发散之性,如麻黄辛散祛除风寒,可治疗风寒感冒;木香辛散行气,可治疗气机郁滞导致的疼痛、痞满等。 甘味药多有补益作用,如党参补气、熟地补血、枸杞子滋阴等。 酸味...
五味 即是通称的辛、酸、甘、苦、咸五种药材滋味,另还有淡味。五味作用特点在于“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药材表现 四性表现 五味表现 1、辛味口尝有麻辣或清凉感,有的具香气,能发散解表、行气活血、温肾壮阳,适用于外感表症、气滞血瘀症、风寒痹症、肾阳虚亏症等。如荆芥、紫苏、陈皮、...
五味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另一说是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其实甜就是甘,辣就是辛。《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郑玄注:“五味,酸苦辛咸、甘也。”《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味:醯、酒、饴蜜、姜、盐之属。”贾公彦疏:“醯则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