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四加减正气散主之。(61) 秽湿着里,脘闷,便泄,五加减正气散主之。(62) 五个加减正气散方歌诀 加减正气朴陈皮, 藿梗茯苓四必俱。 一加杏曲腹麦茵, 二加防已通豆苡, 三加滑石杏藿叶, 四加草果楂神曲, 五加腹皮苍谷芽, 湿着三焦变通宜。
4️⃣ 四加减正气散:针对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方歌:四楂神曲草果仁,秽湿偏寒理气能。组成:藿香梗、厚朴、广陈皮、茯苓、山楂肉、神曲、草果。功用:化湿理气,和胃消食。5️⃣ 五加减正气散:针对秽湿着里,脘闷便泄。方歌:五腹谷芽苍和胃,燥湿运脾湿浊甚。组成:藿香梗、厚朴、广陈皮...
五个加减正气散比较吴鞠通五个加减正气散是针对中焦湿热证湿重热轻证而设的。一加减正气散苦辛微寒法,用于三焦湿郁,升降失常;二加减正气散苦辛淡法,用于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三加减正气散苦辛...
《温病条辨》湿温病中焦篇选用该方治中焦湿温病时,对原方增减化裁出五个加减正气散方。一加减正气散是由“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而设:藿香梗9g,厚朴9g,杏仁9g,茯苓皮9g,广皮6g,神曲9g,麦芽9g,绵茵陈9g,大腹皮6g。中焦湿温,无须解表。故去紫苏、白芷;病在中焦无须上提故去...
五加减正气散 药方名称五加减正气散 处方藿香梗6克 广皮5克茯苓块9克厚朴6克大腹皮5克谷芽3克苍术6克 功能主治治秽湿着里,脘闷便泄。 用法用量水1升,煎煮至400毫升,日再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导读:藿香正气散是临床常用方剂, 其方证为外感风寒、寒湿内阻。 吴鞠通对其进行发挥形成了五个加减, 五个加减方中共同主药为藿香、陈皮、茯苓、厚朴, 体现了四味药物的临床重要性, 也体现了苦辛法的应用。 吴鞠通通过五个加减正气散, 强调了湿邪祛除需重视...
五加减正气散 五加减正气散 【处方】 藿香梗6克 广皮5克 茯苓块9克 厚朴6克 大腹皮5克 谷芽3克 苍术6克 【功能主治】 治秽湿着里,脘闷便泄。 【用法用量】 水1升,煎煮至400毫升,日再服。 【摘录】 《温病条辨》卷二
吴鞠通经典方——四、五加减正气散(藿香正气散化裁) 四加减正气散方(苦辛温法) 【原文】 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四加减正气散主之。 以右脉见缓之故,知气分之湿阻,故加草果、楂肉、神曲,急运坤阳,使足太阴之地气不上蒸手...
解析 《温病条辨》中提出:①一加减正气散的适应证是“脘连腹胀,大便不爽”;②二加减正气散的适应证是“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③三加减正气散的适应证是“舌黄脘闷”;④四加减正气散的适应证是“舌白滑,脉右缓”;⑤五加减正气散的适应证是“脘闷便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