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服饰是指中国少数民族白族的服饰。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崇尚白色,女子头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着扎染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服饰特征 白族姑娘头上戴的头饰上也有着“风花雪月”的含义。因为在白族少女的头饰上,垂下的穗子代表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
白族扎染一般以棉、麻、丝等面料为坯料,以马蓝、艾草等植物为染料。扎花以缝为主、缝扎结合。一方方染布上,扎染艺人们以丰富的扎染针法“游走”其间,染色时“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把线拆开后,苍山洱海、花鸟虫鱼等图案便跃然而生。云南白族扎染手艺人在晾晒扎染布料。资料照片 白族扎染以蓝、白色调...
白族,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尤其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口最为密集,部分散居四川省、重庆市等地。 白族拥有独立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建筑、雕刻、绘画等,在经济文化形成和发展中与周边各族交流,日益繁荣。 白族三大支系分别为民家、勒墨、那马,深受...
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还有说法主张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元明时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汉字白读”。使用汉字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善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传统饮茶方式。白族主要聚居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
各民族对白族的他称多达60多种,有“民家”、“那马”、“勒墨”等,多居住在大理、昆明等地及湖南桑植一带的白族,汉语称为“民家”;居住在丽江、迪庆、怒江一带的白族,纳西语称之为“那马”,傈僳语称为“勒墨”;藏语称之为“勒波”,彝语称之为“娄哺”、“洛本”、“罗基颇”,贵州一带的白族有“七姓...
新年将近,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文化馆加紧排练非遗创新舞蹈,将大理舞蹈季和春节等作为重要展示节点,让白族民间文艺不断繁荣和发展。舞蹈《耍马金花霸王鞭》融合展示了白族民间“耍马舞”和“霸王鞭”,既模仿了马的姿态,又融入了挥“鞭”的技艺,展现了白族人民策马扬鞭、热情欢歌,一经演出就“火”起来,...
虽然汉文是白族群众的通用文字,但白语依然在白族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族在艺术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其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闻名遐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白族与周边各民族交流融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经济文化。无论是云南的大理古城,还是白族的传统建筑,都展现了白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如果你有机会,不妨亲自去体验...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白族在3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拓土、商贸、屯垦、驻边等历史原因,才逐步形成现代白族的基本雏形。也就是说白族是彻头彻尾的融合民族,作为多民族、多种姓的民族共同体,从先秦时期一直延续至今。三、南诏时期 南诏是古代社会云南地区的一个王国,大约崛起于公元八世纪左右。当时正处于唐...
宗教信仰 大部分白族居民信仰中国传统宗教——佛教,在大理地区有很多古老的寺庙。每年的白族斗鸡节,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宗教节日,深受白族人民的喜爱。总的来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广大的白族同胞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为云南乃至整个中国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