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华中学校园内 于敏雕塑 于敏一直关心耀华的发展和教育问题,他曾重返母校与耀华学子探讨青年成长之路,耀华师生也多次看望于敏院士,讲述学校的发展和变化。2013年9月22日,耀华学校领导前往北京看望于院士,在交谈中,于敏院士回忆起他在耀华学习生活时的...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这是参加“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家代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在大会上发言。新...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逝世 缅怀,致敬 从小立志报国 他被称为“国产土专家一号” 于敏出生于1926年 幼年时代,他目睹山河破碎 经历抗日战争 立志要科学报国 195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 于敏被调入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 几乎全靠...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
教育|人物素材——于敏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并足以自慰了。——于敏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核物理学家,生于河北(现天津市)宁河。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
于敏这个名字第一次为人所知是因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共和国给予国家功臣的最高嘉奖,一共23位科学家,任何一位都功高盖世都是各领域的泰山北斗,与核武器相关的一共9位(邓稼先、彭桓武、周光召、程开甲、王淦昌、郭永怀、钱三强、陈能宽、于敏)。若要论资排辈,于敏恐怕要排最末,而且只有他一人没有留过洋...
氢弹之父—于敏: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与民族英雄 在中国现代科学史上,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为国家的繁荣与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于敏被誉为“氢弹之父”,他的名字与中国的核武器发展密不可分。于敏不仅是中国氢弹的主要设计者,更是一个在科学领域深耕细作、默默奉献的英雄。本文将全面回顾于敏的生平与成就,探讨...
据光明日报1月16日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于敏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1961年,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弹理论探索任务,并...
他就是于敏,也是中国第一颗氢弹能够爆炸成功的幕后人物,但在当时,无人能知晓他的这番成就,连亲朋好友都是毫不知情。因为于敏的名字被国家列为“绝密”整整28年时间,只有简历上的13个字:于敏是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于敏为何会成为“绝密”?又如何在我国氢弹事业上发光发热呢?一念之择 “经过院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