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于振甲 于振甲是全剧最大的浑蛋,他诠释了什么是清流误国,或者他根本连清流都不算,他无时无刻不表现出自己的固执、一根筋、自负、愚昧、分不清大是大非。剧中的于振甲本质上也是一名“贪官”,只不过他与传统贪官不同,他不是“贪财”而是“贪名”,一直以来“名利”这两个字总是被人们放在一起来...
关于治河,靳辅三番五次告诫于振甲黄河要泄洪,让他们村里的人必须迁走,可是于振甲根本不听解释,因为他的母亲不愿离开,他只能死守村庄。直到下游被淹,于振甲看到流离失所的百姓,才知道自己干了一件多么荒唐的事情,因一己私利,害死了那么多无辜百姓。于振甲的失败,和他母亲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小到大他的人生...
可以说陈天一的死,确实不是康熙看到的。2,为什么于振甲反而成了千古名臣?其实论起作恶,于振甲才是第一大恶人。第一桩,于振甲阻拦陈天一等人泄洪,最终导致大堤被毁,三省数百万老百姓流离失所。第二桩,于振甲拆掉陈天一建设的大堤,最终又导致堤毁人亡。可以说就这两件事,于振甲被杀一万次都不为过。可是...
剧中有个人物于振甲,可能一两年之后,提起这部电视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人了,这个于振甲真的是能把人气到心梗的那种人。于振甲为什么会升官 于振甲是自诩为清官的那种人,在他的心里,自己为官清正廉洁,在当时至少已经超越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员。还有就是非常孝顺母亲,典型的完全按照儒家圣人所说的那样...
电视剧《天下长河》中的于振甲,虽然是个清官,但与剧中的靳辅、陈潢比起来,着实是让人喜欢不起来。历史上,确实有于振甲这个人,“振甲”是他的字,他的大名,则叫于成龙。看《清实录》的时候,会发现,官至江南江西总督的“于成龙”,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就病故了,康熙皇帝赐其谥号“清端”。予故...
那就是于振甲为了保护桃源县百姓,带着所有百姓上堤阻挠陈潢泄洪,最后导致了下游三省老百姓受灾。说实在的,为了保护一个县城的百姓,最终导致三省百姓受灾,这在哪个朝代,都是死罪,这在哪个朝代,都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可是这部《天下长河》中却出现了特别神奇的一幕。那就是康熙把于振甲召集到宫中以后,恨是真的...
而对于一身清廉的于振甲,靳辅其实是欣赏与喜爱的,可他,却又实在看不上于振甲的迂腐。这个于振甲老把自己往圣人身上靠,可他却不知道,水至深则无鱼的道理,这二人在一同进京的路上,遭遇到了敌人的埋伏。大难不死后,他们算是有了过命的交情,之后,靳辅洗脱了身上的冤屈,他被康熙委以重任,最后,以河道...
因为于振甲心里,还有一个偶像,他也是明朝的一个官员,他叫袁了凡,著名的了凡四训就是他写的。为什么说,于振甲的偶像是袁了凡呢,因为他在内心纠结的时候,在搞功过格,这个东西,就是袁了凡搞出来的。袁了凡是明朝人,有一次被孔先生算命,这位老先生算得非常准,成功地预测了,袁了凡什么时候,科举能中,...
于振甲是桃源县的县令,在陈天一误走桃源县的时候,看到了正在升堂的于振甲,当时桃源县遭遇了灾荒,全县几乎家家断粮,于振甲身为一县的父母官,毫无作为,一点解决的办法也不想,就打算带领着全县百姓一起饿死。如果不是陈天一来到,帮他想办法抢了官粮,整个桃源县就在他的带领下全县覆灭了。二、抢夺官粮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