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于頔于刺史:既有善迹,又恶迹斑斑!】《旧唐书》: 于頔,字允元,河南人也,周太师燕文公谨之后也。始以荫补千牛,调授华阴尉,黜陟使刘湾辟为判官。又以栎阳主簿摄监察御史,充入蕃使判官。再迁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赐紫。充入西蕃计会使,将命称旨,时论以为有出疆专对之能。历长安县令、驾部郎中。
父梦易,登皇祜第,力成父志,言于州县不听,言于刺史,言于三司,三司以闻,还籍没者三百五十五家,蠲岁额三十万斤。尝摄兴州,改川茶运,置茶铺免役民,岁课亦办。部刺史恨其议不出己,以他事中之,镌三秩,罢归而卒。母向氏,钦圣宪肃后之姑也。 庠幼颖悟,七岁能属文,俨如成人。年十三,居父丧,哀愤...
“难怪你们有所不知,刺史大人此举名义上是诗词作对,实则是买卖官职,换句话说就是一桩生意会而已!” 李乘风恍然大悟。 在之前的世界中,李乘风倒是明白,古代买卖官职倒是正常,有时国库空虚为了填补空缺,拟出一些官职名称,定上品阶以高价出售,只是这些官职基本没什么实权。 但是如果买卖的官职若真是国家钦定,关乎实...
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者市长,是一郡或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又称刺使,其中的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这个官职随着朝代不同,含义不同,在宋朝就被废除。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管辖范围,比如,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
1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者市长,是一郡或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个官职随着朝代不同,含义不同,在宋朝就被废除。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管辖范围,比如,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刺史制度在...
刺史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市长,是一郡或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的朝代称为太守或知州。“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刺史最初的设立目的,就是检举不法、为皇帝所用。刺史的发展历史: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
司马是一州的佐官,司马和长史合称为“上佐”,凡刺史缺员时,上佐可代行州事。司马没有具体职任,完全听从刺史的安排,相当于省一级别的办公室主任或秘书、顾问的职务。不知看过此片的同学还记不记得,苏无名刚刚调任宁湖的时候,本地的长史和刺史非常羡慕他是从长安来的官员。连说:若是能去长安当官,哪怕...
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02 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03 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04 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
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1、在唐代,国家下设州一级行政级别(类似于现在的省、直辖市);2、州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部长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