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来说一说于丹这个人,在《百家讲坛》中,她因为讲述自己读论语的心得,因此红透半边天。她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晦涩难懂的古文不再令我们头疼。说实话,她卓越的演讲口才我们是不能否认的,但是这件事情爆出来之后,我们不免要重新审视评价她这个人了。总的来说,于丹她是一个言行不一致的人,为什么这样说...
客观地看,此次事件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据笔者看来,根本原因还是于丹教授忘记了自己的专业、自己的身份。于丹教授是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师,换句话说,她的专业乃是新闻传播学,不是同《论语》有关的国学,更不是中国古典戏曲学!最终把于丹教授还原为本来的于丹教授的是她此后的一系列以“国学大师”自居...
于丹事件的发端 •2006年10月黄金周期间,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论语》心得。•2006年11月,中华书局出版《于丹〈论语〉心得》。目前发行400万册以上。•07年春节期间,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庄子》心得。•于丹登上2006年福布斯名人排行榜。于丹事件的延续 •在全国各地接连作“文化...
一时间,于丹“耍大牌”,于丹“赶市场”……诸多评论浮现在脑海中。所谓“北大被权力轰炸”事件损害了于丹的形象。 2019年初,于丹首次回应北大“下台”事件时表示,该事件不实。 2012年,于丹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讲授昆剧。演员们都是老一辈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年龄都在70岁左右。 演出从七点一直持续到十一点多,大家都身...
平心而论,于丹在普及传统文化方面真的一无是处吗?毒舌老梁批评被观众称之为“入骨三寸、体无完肤”!文化的解读和认知,都是有个人属性的,这不可否认。周汝昌一代红学大佬,硬是在宝玉的婚姻问题上犯了和宝妈一样的毛病,不过是对象不同,非得安排史湘云做宝二奶奶,并且言之灼灼说就是脂砚斋。这个观点,...
忽略的古人的意义,是为学术界不承认的,所以综上,她其实是一个有些虚荣,披着文化外衣的非传统意义上的学者。自从她被北大学子轰下台这样的消息传出来以后,于丹也渐渐地在大众视线中出现地不那么频繁了,这不全是外界的过错,她应该更要反思好自己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和公众人物应当注意的问题。传统...
而高雅文化流行化,是2000年以来中国文化的普遍状态。正是在这个状态下,主办方才将“于丹”引用为这场高端昆曲专业演出的“总结性”符号。现场观众抵制流行文化的商业符号“于丹”,就是高雅文化重新对流行文化说“不”。 “于丹被轰”,作为一个文化事件,是开启高雅文化自我重申的一个契机。
继疫苗事件又发生北大事件!著名学者于丹被北大学子轰下台会飞的猫猫 2018-07-24 10:14 0 于丹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名现代学者,人们喜欢她嘴下的解读的孔子与国学,她口吐莲花、知识渊博、妙语频出,每每令人赞叹。可是在被北大邀请到校园做讲演时,却被在场的学子连连指责,愤然要求她下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0
11月19日,一则“于丹北大讲昆曲 被观众轰下台”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一时间正面与发面的声音四起,有人肯定,有人回应,也有人因此开骂...那么,这次事件的背后,到底折射了什么呢? 于丹北大被轰下台引热议 被轰的是思想自由? 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文化超女”于丹在北大举办的一场昆曲演出结束后,准备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