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诗词】于中好 于中好[清]纳兰性德独背斜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壹注释1 《于中好》:又名《鹧鸪天》、《思佳客》。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韵。2 白雁:形似大雁而体形略...
《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写的一首词。这首词抒写了纳兰性德出使边塞的途中思乡之情,语近情遥,含思隽永,层层转折,逐次深入,深婉动人。作品原文 于中好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
国画于中好 12月1日 08:13 来自iPhone客户端 转发微博 @书画严风 萧朗花鸟国画。萧朗(1917.11—2010.5),中国近现代著名花鸟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萧朗先生自幼喜爱中国画艺术,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开始随王雪涛研习书画达十余年,并得到齐白石、陈半丁等人指教。从1940年在北京琉璃厂的画店、纸店挂润笔单成为职业...
一首于中好,如果说苏轼吊念亡妻的那首《记梦》意境宏大,苍凉悲壮,那么纳兰容若的这首《于中好》则更加细腻哀婉。苏轼的悲伤苍凉而悲壮,让人揪心,而纳兰却在词中融入了日常的加餐、桂花时节。没有天纵大才的苏轼的十年两茫茫,没有不思量,自难忘。纳兰性德如同女子般的敏感惆怅的心绪,令人动容。他和朋友相握着...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上片描绘塞上自然风光,下片写行旅中的生活情景,通过对狩猎途中所遇到的各种景物进行描写,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豪迈之情。作品原文 于中好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
词牌名《于中好》又称为《鹧鸪天》。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曲牌名亦有《鹧鸪天》,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中皆有此曲,字句格律与词牌相同。北曲常用于小令,也可作为套曲的一部分。南曲则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结尾。《鹧鸪天》一名《思佳客》,另一名称为《于中好》。据郑?肥记载,此词牌...
《于中好·咏史》是清代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该词咏萧观音事,寄托了词人对萧观音的肯定、赞扬和深深的同情,亦蕴含着红颜薄命的感慨。词作将萧观音的事迹、《回心院》词等有机融入,不着痕迹,自然晓畅。篇末以景结,更显韵高旨远。该词注重史实的铺排,并融入自身的感受,读来沉痛伤感。作品原文 于中好·...
纳兰望着塞外萧瑟的风景,想起了故乡和亲人,想起了妻子卢氏,于是感慨地写下了这首《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可以说,自从分别的那一刻,纳兰对妻子的相思之情便没有断...
《于中好》:又名《鹧鸪天》、《思佳客》。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韵。 白雁:形似大雁而体形略小,纯白色。 秾华:繁盛的样子。 所事:事事。 横塘:地名,此处泛指江南。 赏析 “独背斜阳上小楼”,一开场先摆动作,画面里,纳兰性德(纳兰容若)独上小楼,背后是红红的斜阳,很有气氛,接下来是用音乐进一步烘托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