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描述: 二陈汤加减配方 医生回答(1)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二陈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祛湿化痰,调理脾胃。其基本配方包括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药材。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以更好地满足治疗需求。 1.基本配方: 陈皮:9克,具有理气健脾、燥湿...
本文内容主要基于中医经典方剂理论以及历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原始的二陈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他加减方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二陈汤基础方 •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g,白茯苓9g,甘草(炙)4.5g,加生姜7片、乌梅1个。 • 剂量:如上述。 • 功效: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二陈汤+黄连6、栀子6,名连栀二陈汤。 可用于胸膈中有热痰,令人呕吐,吐物味苦等症。 2-砂壳二陈汤: 二陈汤+砂仁5-6、枳壳6-9,名砂壳二陈汤。 行痰利气。用于痰盛气滞而胸腹胀满。 3-加味二陈汤: 二陈汤+炒枳壳9、瓜蒌20-30、...
二陈汤的临床运用20种加减法,读透这篇文章,你就能治各种痰病#中医式生活# 二陈汤原于《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为治痰湿咳嗽而设。主治脾湿生痰之咳嗽痰多、胸膈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等症。在临床实践中多用于治疗因湿痰所致的多种疾病,皆获良效。今就谈一谈二陈汤的临床运用20种加...
二陈汤加减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主治:治一切痰饮为病,欬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 加减:1.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湿痰:加苍术、白术。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查、麦芽...
如果肺热,黄痰咳喘的,二陈汤加杏仁、南星、枳壳、瓜蒌、黄芩,就是清气化痰汤。有个网友寒咳,咳嗽一个月,喝遍了止咳水都没用,还出现气喘,痰很粘干、烦热,白痰,舌尖有点红,一把脉,寸大而尺弱,其实就是肾阴虚,肾不纳气,肾阴虚就是肾水不足,这样就不能制肾火,所以虚火上扰,心火刑金,就出现...
二陈汤的二十种加减应用法则 1.加杏仁、白芥子,名六安煎。治外感风寒咳嗽无表证之轻证。 2.面目浮肿者,加桑皮6~9克,葶苈子1.5~3克。 3.寒甚者,加细辛,或六安煎去白芥子,加五味子、干姜。 4.久嗽不愈,脉不数、不虚,寸脉浮大而滑者,乃风痰不解,多服辛凉所致,加麻黄、杏仁、前胡、苏子、桔梗。
二陈汤: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生姜、乌梅 - 这六味药是脾胃湿痰的常用方。半夏辛温而散,燥湿化痰;橘红理气化痰;茯苓健脾渗湿;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一收一散;甘草和中补土。如果胆气虚,做事犹豫不决,大气不敢出一口,失眠多梦,胆胃不和,胃气容易上逆导致头晕呕吐,可以加上竹茹,清热化痰,除...
方药:方以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姜半夏10g 陈皮10g 茯苓10g 甘草15g 乌梅15g 炒桃仁10g 红花10g 川芎10g 当归15g 地黄15g 白芍20g 桂枝10g 黄芪40g 7剂,水煎400ml,早晚2次分服 复诊: 患者自诉服药后咽部不适感稍减轻,疼痛频率减少,腹部无明显不适,大便仍有不成形,再次给予上方为基础调整用药。
「加减开郁二陈汤」 加减开郁二陈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竹林女科》卷一。具有行气化痰之功效。主治妇人形肥,痰滞经闭。 组成 苍术、香附、川芎各一钱,青皮、枳壳、槟榔各七分,木香五分。 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 功用 行气化痰。 主治 妇人形肥,痰滞经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