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观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大词典 观,谓定心运想。指死尸臭烂不净观、闻法忆想分别观。为修行者息止贪着心之法。据禅要呵欲经载:(一)死尸臭烂不净观,指修行之人,于闲静处运心观想死尸臭烂不净之相,心生厌恶,而知己身之不净,亦复如是,由此而息贪着之心。(二) 闻法忆...
探讨十二因缘的两种观察视角,首先是生观:1. 无明引发了行为(行) 2. 行推动了意识的形成(识) 3. 意识与身体结合为名色 4. 名色进一步导致六种感官接触(六入) 5. 接触导致感知(触) 6. 感知产生感受(受) 7. 感受引发爱欲(爱) 8. 爱欲引导取向(取) 9. 取向导致...
二种观行者 摘自:法相辞典 - 朱芾煌 p0031更多:https://www.bmcx.com/ 大毗婆沙论二十四卷十二页云:胁尊者言:不以菩萨以果为门观缘起故;便名钝根。然观行者,总有二种。一、随爱行,二、随见行。随爱行者,以果为门,观缘起法。依无愿三摩地,入正性离生。随见行者,以因为门,观缘起法。依空三摩地,入...
得到色寂三昧也仅是名字位中的入手观法,而定慧不深,所以需要进一步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这二种观心方法。得到成就能很快超登佛慧,达到“唯心识观”的“最上智慧门”。 真如实观: ①观门:真如实观是对真如实性的观察,这是由唯心识观中依他性止门,观察一切唯心想生,唯心生灭无暂时住,而进入真如实...
这是普世价值观的政治本质。 在经济上,普世价值声称的“平权”具体表现是“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表面上看,“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非常公平。 其实,“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结果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是最大的社会不公!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因为聪明人(精英)比普罗大众精于算计,如果“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那整个社会的...
文化中国,不一定非要呈现某种既定的国家形态,在与王朝中国互动中,它以文化的江山表现出来,即便在当下民族国家的世界之林里,它依然漂洋过海,以全球化的天下观的方式存在。 就像《山海经》世界那样,文化的江山,开启了“海外经”时代。 本文摘选自文化、历史学者刘刚,李冬君伉俪写作的《文化的江山》系列引言。正如文中...
二世说有两种,一种是基督教的生命观,另外一种为中国古人的生命观。 基督教的生命观:人的死亡不是彻底的终结,只是肉体的抛弃,精神的因素(基督教所谓灵魂)没有死,在基督教认为世界末日终将来临之时,将对所有在世界上存在过的人统统复活,接受上帝的审判。
种上阳台 发布时间:01-0602:51 本文所讲的修剪,重点立于“观花盆景”! 额,有养花经验的台友们都知道一句园艺界的俗话:花木是“七分管、三分剪”。 咱们可以通过剪去不必要的杂枝,节省养分、减少消耗,保证营养集中供应枝叶或促进开花;还可以通过修剪调节树势,使花木的枝条分布均匀,控制徒长,保证花木的株形整齐...
《乔家的儿女》已经收官,但这部剧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依然还在。乔家五个孩子,五种爱情观,只有二强,才是真正得到了真爱的人。1.乔一成的爱情,是表面的般配 作为大哥的乔一成,在正式结婚之前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那就是和他的学生文居岸,两人都有很深的创伤,在一起相互取暖。不过,两个人由于阶级差异,...
二种观法 摘自:佛学次第统编 - 明·杨卓 占察经云二种观法: 一、惟识观 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知惟自心。于念念间,悉以三观。观察所起之心,是名惟识观。更多:https://www.bmcx.com/ 二、实相观 实相即理也。谓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于念念间,悉以三观。观于本心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