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愿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大词典 可得愿与不可得愿。据大智度论卷三十载:(一)可得愿,指修福可得生于人、天二界,修戒、定、慧三学,可得阿罗汉果乃至佛果,此称可得愿。(二)不可得愿,指人依一己之智力,而欲筹量虚空,尽其边际,终不可得,此称不可得愿。更多:https://www...
二种愿行:弥陀愿行、众生愿行“亦是发愿回向之义”的“愿”,与“即是其行”的“行”──愿、行,也有从佛那边解释,也有从众生这边解释。1.弥陀愿行从阿弥陀佛那边解释,发愿回向是阿弥陀佛为众生发四十八大愿,同时把本身兆载永劫所积植的菩萨六度万行功德,全部回向给十方众生。阿弥陀佛的愿跟行在哪里?都在...
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加害结乐缘,皈依乐源尊 76 2024-12 5 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 77 2024-12 6 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 108 2024-12 ...
此谓欣愿门也。——智顗《净土十疑论》译文问:如今发愿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修哪些行业,以什么为正因,才能生到极乐世界?答:要想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应具备二种愿行,一定能生彼国:第一,厌离行;第二,欣愿行。厌离行意谓:凡夫无始劫以来,被财色名食睡五欲所缠缚,轮回五道,备受种种苦难。如果不生起厌...
杨绛先生有言:“人生有两种境界,一种痛而不言,一种笑而不语。痛而不言是历练,笑而不语是成长。愿余生:二分看透,三分释怀,五分爱自己。且听且望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几句话,道出了人生成长的经历。痛而不言是磨练,诉说的是人生的过程,是慢慢生长在骨子里的坚强;笑而不语,是磨炼后达到...
百善孝为先,孝分为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孝敬父母之身,第二种境界是孝敬父母之心,第三种境界是孝敬父母之愿,第四种境界是孝敬父母之慧。四种境界层次由低到高,小孝、中孝、大孝、至孝。第一种境界是最基本的,第四种境界是最高级的,因父母和子女有认识上的偏差,我们俗称“代沟”,父母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弱,...
民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二月二之后,各种昆虫包括毒虫开始频繁活动,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人们开始进行一些驱虫的活动。摊烙煎饼、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保佑平安。中国千百年以来的传统与习俗,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传说和故事,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财富。“二月二,龙抬头”,希望大家可以...
01.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求之不得,一种是得偿所愿 中国古代有句一本正经的玩笑话: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得着不如偷不着。虽然政治不正确,却令人眼前一亮,心中猛然被触动,像漆黑的房间里突然擦燃一根火柴,照亮了角落的细节,只要看一眼就忘不掉,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种洞见,洞见了人性深层的本质!...
一打开窗户,就能够享受养眼的绿色,这是也很不错的一种美景。二、2楼房子的缺点 只有真正住过2楼才知道,它之所以价格便宜,是因为存在不少问题。有1楼的缺点,却没有1楼的优点。1、私密性差 低楼层的房子,普遍都存在私密性差的问题。虽然2楼比一楼要稍微高一点,但是在对面中高楼层了住户的眼中,几乎没有...
这段“二种深信”的疏文,是善导大师根据《无量寿经》法藏菩萨所发的第十八愿,以及法藏菩萨在因地所发的愿力。《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法藏菩萨誓言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假设我法藏菩萨将来成佛,十方的众生,乃至十念称念我的名号,如果我没有救度他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