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林彪、江青在全国掀起“反击自上而下的复辟逆流”的浪潮,更大规模地打击迫害不满和抵制“文化大革命”的各级领导干部。这场正义抗争被说成是“二月逆流”。此后,中央政治局被迫停止活动,其职能实际上被中央文革小组所取代。九一三事件后,1971年11月14日,毛泽东在接见成都地区座谈会的同志时,对“二月逆流...
其次,二月逆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和弊端,为后来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在二月逆流之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党内健康力量的增长,中国共产党逐渐开始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推动党和国家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 最后,二月逆流还对后来的政治体制改...
“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对所谓“二月逆流”的性质进行了评说,指出“‘二月逆流’是什么性质?是他们对付林彪、陈伯达、王(力)、关(峰)、戚(本禹)”。此后,毛泽东还多次讲:“这件事搞清楚了,不要再讲‘二月逆流’了”。1971年11月,毛泽东给在所谓“二月逆流”中受到诬陷的...
所谓“二月逆流”,也叫“二月抗争”,是指1967年2月前后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的一些领导同志周恩来、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面对日益严重的局势,挺身而出,与康生、陈伯达等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激烈斗争的事件。特别是2月11日和16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中央...
二月逆流是指在1967年1月19日至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会议和2月中旬在怀仁堂召开的两次政治局碰头会议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因陈、叶、徐、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谭、二李为当时的副总理,因此又被称为“三老四帅”或“四...
二月逆流的名词解释 二月逆流是一个常用的词组,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与预期相悖的情况发生。它意味着在二月这个本应温暖和平静的季节,却出现了严寒和异常的天气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和困扰。 二月逆流常常用于比喻和形容生活中颠倒常规的情况。例如,我们可以用二月逆流来描述一项计划或者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
而当时国防部也是天天召开批斗大会,甚至是有一天国防部的造反派会议上,一些造反派的成员举着毛主席语录大声呼喊着,打倒粟裕,粟裕是二月逆流。在这样的情况下,周恩来及时了解到了情况,第二天他就亲自到了会议现场,他讲明了自己的态度,就是要支持粟裕管理国防工业事务,同时也表示这是主席的意思。周恩来更是在...
此后,“二月逆流”多次出现,甚至在196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对“二月逆流”进行了批判。 1971年9月,林彪叛逃后,毛主席对“二月逆流”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认为“二月逆流”是老帅们对付林彪、陈伯达、王力、关锋、戚本禹的,开始为“二月逆流”平反。
二月逆流是指在1967年1月19日至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会议和2月中旬在怀仁堂召开的两次政治局碰头会议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因陈、叶、徐、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谭、二李为当时的副总理,因此又被称为“三老四帅”或“四帅三副”),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