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M1939式重机枪:芬兰的“白色死神”辅助 芬兰在二战中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M1939式重机枪成为了芬兰军队的重要防御武器。这款重机枪基于马克沁机枪改进而来,拥有优秀的射击稳定性。在冬季战争中,芬兰士兵利用雪地的掩护,使用M1939式重机枪对苏军的进攻部队进行伏击。它的水冷式系统在极寒的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勃朗宁M1919中型机枪是一款兼具便携性和火力的中型机枪,口径为7.62毫米。其轻便的特点使得美军步兵能在战斗中灵活部署,同时展现出强大的火力压制能力。M1919系列机枪在二战期间被广泛使用,其可靠性和灵活性赢得了广泛赞誉。它不仅是美军的重要武器,还为其他国家的军队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支援。重机枪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二战,重机枪再次成为战争中的利器,尽管纯马克沁重机枪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二战时期诞生的众多重机枪大多以马克沁的设计为基础。接下来,我们将一起盘点二战期间的12种知名重机枪,其中,日军的大正九二式位列最后。一、勃朗宁M2重机枪(美国)勃朗宁M2重机枪,这款美国制造的重机枪,在二战期间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威...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重机枪也在不断改进。例如,1940年起,苏联武器设计师郭留诺夫设计了新式重机枪,将水冷式改为气冷式,重量减轻,机件减少,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机枪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如苏联DShK和美国M2HB重机枪。二战后的发展:战后,重机枪向大口径化...
重机枪在二战中不仅能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还能封锁交通要道、低空防空、打击集团冲锋等。其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它们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经典之作逐一亮相 (一)美国勃朗宁 M2 重机枪 M2 重机枪是在勃朗宁 M1917 型重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20 世纪 20 年代诞生,最初口径从 7.62x63mm 改...
这款重机枪由前苏联在二战期间研制并广泛装备苏军,成功取代了马克沁M1910水冷式机枪,成为德普(DP)系列轻机枪的重要火力支援武器。随着二战的结束,SG43重机枪又进一步演变为SGM重机枪,这两种机枪均被作为营级武器进行配发。然而,遗憾的是,郭留诺夫在他设计的机枪装备部队之前便离世,因此未能亲眼见证SG43重机枪所...
维克斯机枪也是英军的名片,源于马克沁水冷重机枪技术的维克斯中型机枪是二战英军最常用也最常见的重机枪。15mm的ZB60,曝光度不高 实际上,英军在二战战场上大规模运用的机关枪并非只有这些布仑和维克斯,还有装备量很大,却常常被人忽视的ZB53和ZB60。它们经过英国的改进后,被命名为“贝莎机枪”。“贝莎”这个名字...
首先是MG42通用机枪。它是德国1937年研发的两用机枪,作为轻机枪时,有效射程可达800米,作为重机枪时,有效射程可达1000米。于1942年大量服役德军部队。是是二战中最著名、最凶悍的机枪之一。它采用了高射速的设计,能够以每分钟1200发的速度射击。其7.92毫米口径的弹药,具有极高的穿透力和杀伤力,对步兵、车辆和...
尽管九二式重机枪在二战时期的表现显得普通,但它在中国军队中的地位却举足轻重。作为八路军的得力伙伴,中国军队在抗战中成功获取了大量此类武器。为适应当时广泛使用的汉阳造和中正式步枪的7.92和7.62毫米毛瑟步枪弹,九二式曾进行过特别改造,在枪管处刻有“改七九”的标识,确保了弹药的精准匹配。这款传奇机枪从...
这把枪特点还是使用的15x104mm机枪弹,装药量和口径都比美军当时的12.7x99mm弹来的凶猛,比英国.50博伊斯更是不知道高明到哪儿去了。膛口动能3万焦,和毛熊的14.5x114mm弹差不多。理论上来说拆二号、T26这种破车问题不大,但面对三号四号的正面就有点难度了,遇到T34还是早点逃比较好。前边说了这种重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