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战区是指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最初第二战区所辖范围为山西及察哈尔,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第二战区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 1937年中国战区的首次划分是于1937年8月;在日军迅速占领北平与...
该集团军于1937年8月成立,辖第三十五军和独立第七旅,总司令傅作义。该部编成后即在晋北参加抗战。骑兵第一、第二军和第三十四、第六十一军曾隶属该集团军。1938年11月傅作义以第二战区北路军前敌总司令(副总司令邓宝珊)职指挥第七集团军、第二十一军团和骑兵第六军,坚持抗战。该集团军各部概况如下:第三十五...
抗日战争第二战区被划分之初,所管辖的是山西以及察哈尔一带。 抗日战争第二战区总司令阎锡山 后来,根据实际情况,抗日战争第二战区作出了相应调整,其中1938年、1939年以及1944年作出了比较大规模地调整。1937年8月,抗日战争第二战区首次被划分出来,在中华民国政府的决定下,抗日战争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一职由阎锡山担任,第...
胜利在即,一览国民政府第二战区战斗序列及其主要指挥官(1945)司令长官 阎锡山 副司令长官 杨爱源;朱德 参谋长 郭宗汾 第六集团军(晋军,1937年8月成立)总司令 杨爱源;副总司令 吕瑞英;参谋长 艾子谦 第十九军(晋军,1934年10月编成)军长 史泽波;副军长长崔杰 第六十八师(晋军,1931年1月编成)...
老照片:第二战区的根据地,山西临汾1944年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把战火烧到了山西。10月底11月初,晋东要塞娘子关和晋北咽喉地忻口相继失守。1937年11月8日,阎锡山的山西省政府撤往临汾的东涧北村;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也同时迁到临汾的刘村镇。八路军总部和一一五师也曾在临汾境内...
1937年8月,中国战区首次划分,面对日军迅速占领北平与天津,中华民国政府与日谋和失败的严峻局势,第二战区于同年划分成立。第二战区涵盖山西与察哈尔两省,区域内经历了多场激烈战役,如长条山争夺战。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由阎锡山担任,麾下兵力阵容强大,包括第6集团军(杨爱源率领)、第7集团军(傅作义...
第二战区,始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中国境内设立,旨在应对战争态势的战区之一。初始阶段,第二战区管辖区域为山西与察哈尔。根据战事发展情况,该战区于1938年、1939年以及1944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调整。在1937年,面对日本侵略,国民政府在广阔的中国版图上划设了多个战区,以有效组织和...
抗战中第二战区有多少部队?除了晋绥军原有的十几万人马和人数较少的八路军,加上卫立煌统帅的中央军和新调入晋的川陕等省的地方部队,共计20万人,阎锡山第二战区的部队总数达到了30余万人。有了这名副其实的30万人,阎锡山胆子又壮起来,他要打个漂亮仗,杀杀日本人的威风,也给国人看看他阎百川对日本人绝不...
克难城,位于吉县西北30公里处,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壶口瀑布东岸垣头,西濒黄河,北通古贤沟,南克难城入口达麻库掌,东连南村垣,东西长约一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是一个三面临沟河,一面通高原的葫芦状独
秋林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旧址共有窑洞40孔,是陕西省政府公布的策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面抗战爆发后,进入1938年的4月时,中国军队虽拼死抵抗但却节节败退的情况下,1938年日本侵略军围攻吉县,3月21日,阎锡山到达宜川桑柏村。1939年1月27日,阎锡山同山西省主席赵戴文由率部到达壶口桑柏村,1月29日下午5时进驻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