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两夏侯的官职比二张的官职高,排在前面理所应当。结语 三国24名将中,两夏侯分别是夏侯惇和夏侯渊,排在第11、12位,二张分别是张辽和张郃,排在第13、14位。由于以上三个原因,两夏侯的名次排在二张前面。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魁哥说历史 ...
张纮,字子纲,也是东吴重臣,与张昭并称“二张”,卒年六十,他去世时孙权痛哭流涕。“二张”同为东吴重要文臣,治政依循典章规则之正道,孙策临死前曰:“内事不决问张昭”,可见其受依赖的程度。遗憾的是,二人并非是《三国演义》倾力书写的人物,故其事迹并非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么,真实历史中的“二张”...
身在台湾的张学良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文武“二张”的友谊随着他们的先后故去,成为了一段历史佳话。
武则天找来找去,找到二张头上。二张是靠得住的,他们出身平平,除了有一个在永徽初年做过宰相的族祖张行成,再没有可以挂齿的政治背景。他们是以幸臣身份进用的,张昌宗说的是老实话,武则天在,他们是“千人推我不能倒”,离开了武则天,就变成“万人擎我不能起”了。这也是武则天用他们为亲信的重要原因。为什么...
提起东吴的大臣,大家最容易想起的是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其实这几位都是侧重于军事,东吴早期的文臣代表是“二张”——张昭、张纮。他们为孙策、孙权早期在江东奠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广陵名士,高名远播 张纮字子纲,徐州广陵人。年轻时游学京都,曾曾跟博士韩宗学习《易经》和欧阳《尚书》,又...
神龙元年,武则天卧病不能理政,张氏兄弟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张柬之等人密谋除掉二张。 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人率五百羽林卫来到玄武门,同时派散骑常侍李湛、驸马都尉王同皎去东宫迎接李显。 在李显被李湛等人强拖着去玄武门时,桓彦范等人已经斩关而入,“诛易之、昌宗于廊下”,次日,李显继位...
对抗诸葛亮的多次北伐。总之,张郃的职业生涯中始终是副将。因此,两夏侯的职位高于二张,位列前茅是理所应当的。在三国24名将中,两夏侯分别是夏侯惇和夏侯渊,分别位列第11和第12位,而二张分别是张辽和张郃,分别位列第13和第14位。由于以上三个原因,两夏侯在名次上领先于二张。
吸取之前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二张”审时度势,识时务,想女皇之所想,为女皇之所想,维护武则天的利益,令备感孤立的武则天得到心灵的慰藉。在武则天的支持下,“二张”的权力逐渐达到鼎盛。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受宠八年后“二张”被诛杀。公元704年,武则天病重之时,满朝文武大臣几乎见不到皇帝...
江东“二张”之张东部,保下孙吴早年基业的德高长者 “纮与昭,号二张;纮柔克,昭纯刚。纮先死,德不亡,昭后死,誉益彰”,张纮与张昭,皆是东吴内德高望重的长者,孙权对群臣大多直接称呼其字,唯独称呼张昭为张公,称张纮为东部,以示对二者的尊重。相比“内事不决问张昭”而出名的张昭,名声不显的...
此外,文中对于“外姓将领一般作为宗亲大将们的副将”这一点是否存在普遍适用性也值得深入讨论。总体而言,这篇文章详实、条理清晰,通过对比分析,解释了“两夏侯”排在“二张”前面的原因。然而,历史是多维度的,排名背后可能还存在更多复杂因素,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