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六》是由五社英雄执导,栗原和夫编剧,荻原建一、三浦友和、本木雅弘主演的战争电影。该片于1989年6月17日上映。该影片讲述了1936年轰动全日本的“二·二六兵变”的全过程。剧情 昭和8年(1933),日本出兵满洲里,脱离国际联盟,在国际上受到空前孤立;国内经济滑坡,人心不安。时军队内部分为“皇道”...
另一名少尉走上前,一军刀将高桥连头带臂地砍作两段,几把刺刀也同时刺入了高桥残断的尸体。一切做完后,军人们对冲进来失声痛哭的高桥夫人耸肩说道:“对不起,打搅了,请安排后事吧!”军人们没有再看高桥是清一眼,便满意地扬长而去。侍从长铃木贯太郎在这场恐怖的兵变中算是最为神奇的人了。当时,整个事变...
这就是“二二六”兵变。兵变使日本政府机构一时瘫痪。天皇起初慰抚,继而调兵围剿,宣布其为“叛军”。此次事件令日本朝野大为震动.事后统制派以“肃军”为名,一面清除皇道派势力,实现军队的一元化统制:一面胁迫政府接受军部的各种要求,扩大军部的政治发言权,使日本政治迅速滑向天皇、军部法西斯体制。
在二二六兵变中,有这样一个群体,叫做“皇道派”,他们多是日军部队底层的下级士官,当时日本土地兼并严重,军国主义的扩张使得国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些亲眼目睹了农民因生计而被迫卖妻鬻女的下层军官,对不思民间疾苦的统治阶级非常不满,在北一辉的思想启蒙下,他们决心进行“清君侧”,通过军事政变的方法建立维新政府。
二二六兵变 1936年日本爆发了“二二六兵变”,叛军以“昭维新”为旗号,要求“尊皇讨奸”。当时的日本天皇握有绝对实权,但天皇一般不管事,天皇作为“治天之君”,哪能因案牍而劳形!可是“二二六兵变”的发生,使得沉寂的皇权苏醒了,裕仁主动使用皇权,命令镇压叛军。 在天皇的坚决命令下,所有同情兵变的阁臣无法再保护...
二二六事件尽管没有成功,但它的影响却超出了事件本身。这次军队叛乱表面上似乎是皇道派和统制派之间的权力争斗,实际上却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兴起的标志。它给了裕仁天皇一个加强自己权力的好机会,他利用这个机会一举清除了皇道派,并削弱了文官政府的势力,从而把国家的主要权力控制在了自己手中。兵变之后,日本政坛...
第一师团是皇道派的大本营,这个决定就激怒了皇道派的少壮派军官们,于是这些少壮派军官就决定在调令生效之前的2月26日凌晨发动兵变。凌晨5时,驻守东京的第一师团皇道派少壮军官香田清贞大尉、安藤辉三大尉等9名核心军官率领1400多名参与兵变的士兵,朝着他们的目标进发了。他们迅速占领了东京警视厅、陆军省、...
"二二六兵变":日本军人血洗东京,为何蒋介石表示:国危而亡矣!日本自“九一八”发动对华战争后,不但掳掠到巨大财富,还刺激了国内生产发展。自明治以来就畸形膨胀的军火工业,更加速运转,带动日本率先摆脱了世界大危机,于1933年前后转入复苏。工矿业生产指数、贸易发展指数等多项经济指标均居世界前列。棉纺业输出,...
二二六事件,又称“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发生于日本的一次失败兵变。日本帝国陆军的部分“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千余名士兵对政府及军方高级成员中的“统制派”与反对者进行刺杀,最终政变遭到扑灭,直接参与者多被处以死刑,间接相关人物亦被调离中央职务,皇道派因此在军中影响力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