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乘作佛 摘自:佛学大词典 指声闻、缘觉二乘得以作佛,乃法华经前十四品之中心思想。法华以前,佛为方便说故,谓仅菩萨得以成佛;至法华涅槃时,始谓依一乘妙法,二乘均得以成佛。[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更多:https://www.bmcx.com/
二乘作佛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法华已前佛为方便说故,不说声闻缘觉二乘之作佛,至法华说真实之一乘,始说二乘作佛,与以记别。辅行六曰:‘遍寻法华以前诸教,实无二乘作佛之文,以明如来久成之说,故知并由带方便故。’更多:https://www.bmcx.com/...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所有诸佛的共同教诲。遵循这一原则,我们能够逐渐接近佛道。诸恶不作,使我们的身心远离罪恶;众善奉行,则能广泛利益众生;而自净其意,更是通往佛道的必经之路。这一句偈语,涵盖了从二乘到究竟佛果的完整修行过程。“众善奉行”正是菩萨道的精髓所在。菩萨行...
所以说,《法华经》是众经之王,是佛教皇冠上的明珠。 转轮圣王,比喻如来;髻,比喻二乘权教;珠,比喻一乘实理。珠在髻中,犹如实理为权所隐。这个比喻是说如来于法华会上开权显实,授记二乘而得作佛,犹如轮王解髻中珠赐予功臣。从解脱的浅深层次而言,髻珠喻,比喻佛看到根熟的二乘人已经了脱分断生死,进一步...
那时,弥勒佛当为不同根器众生宣说三乘之教法,而我今世弟子中,修十二头陀行的大迦叶,曾在过去追随诸佛善修梵行,未来也将协助弥勒弘法度众。 当时,大迦叶同诸比丘聆听佛陀开示,他在离佛不远处,端身静坐,专注一心。佛对迦叶说:“大迦叶,我已年老,将近八十岁,恐怕不能再行化了,还好有你们四大声闻弟子,能弘化...
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可不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厌娑婆世界之秽,求极乐世界之净;第二、在极乐世界受阿弥陀佛无上功德的感化,培养善种,增强慧根,作好乘愿再来的准备。我, 视频播放量 1080、弹幕量 0、点赞数 172、投硬币枚数 9、收藏人数 71、转发人数 3, 视频作者 末学
(039)法华经 譬喻品三 是佛授记,还是自己授记? 23 2024-11 8 (040)法华经 譬喻品三 「万法归宗」归于何处? 43 2024-11 9 (041)法华经 譬喻品三 为什么众生不求解脱? 43 2024-11 10 (042)法华经 譬喻品三 佛为什么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佛说:“末世诸众生,..二、是作病舍妄取真,将一个恶思想改为一个好思想,背尘合觉,背觉合尘,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老子“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孔子“正心诚意”、宋儒“去人欲之私,存天理之正”,皆此病也。佛性非“
遇到任何的邪思邪念或不好的情绪、念头,包括嗔恨、抱怨的念头等,马上就念起来:【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 三千照界 12 0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妙法莲华经 三千照界 10 0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妙法莲华经 三千...
2448 现证品第四-二乘有作,堕能、所取 2496 2023-04 2449 现证品第四-大慧,八地菩萨声闻 2485 2023-04 2450 现证品第四-大慧,八地菩萨所得三昧 2488 2023-04 2451 现证品第四-是故,诸佛为说如来不可思议诸大功德 2470 2023-04 2452 现证品第四-大慧,七地菩萨善能观察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