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先有约定的事后受贿行为中,权钱交易体现得十分明显,当约定形成并且为他人谋取利益后,权钱交易的过程已经完成,不管事后有无实际收受财物,不管事后是在职还是离职,均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在事先无约定的事后受贿行为中,尽管在履行职务行为之时行为人并没有将自己的职务行为“出卖”,但是在事后收受财物之时,...
解析: 对于贪污受贿犯罪行为的量刑规范,通常是施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同时给予罚金的惩治;若金额达到重大级别,具体量刑会在三到十年间进行判定,同样会面临罚金或没收财产的处罚;一旦涉及数额特别巨大的贪污受贿行为,量刑将被定位于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并且仍需承担罚金或没收财产等惩罚措施;若...
事后受贿”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前有预谋的:行贿人与受贿人约定,在受贿人为行贿人“谋利”之后再收受行贿人的财物,如行贿人在事前跟受贿人表示“办成了我肯定不差事儿”、“不能让你白忙活”;一种是事前无预谋的:二者事先并无预定,在受贿人主动为行贿人“谋利”之后,行贿人为表示感谢而给予受贿人以...
约定在退休等特定时间后收受财物,就算时间上有间隔,只要能认定和职务行为存在对价关系,这也属于事后受...
网友“许园”问:办理事后受贿案件需注意什么? 答:“先收钱后办事”,这是受贿罪的典型表现。但实践中也存在许多“先办事后收钱”的情形,这就是所谓的事后受贿。事后受贿指的是行为人为他人谋取利益后,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对于事后受贿行为的处理,“两高”《...
在处理事后受贿案件时,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注意。首先,必须仔细区分事后受贿的不同类型。根据事先是否有约定,可以将事后受贿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先已有明确约定的事后受贿,另一类则是事先无约定的事后受贿。对于前者,由于行为人在收受财物时主观上明知这是其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的结果,因此,只要存在事先约定...
事后受贿能构成受贿罪。 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从而构成的犯罪。事后受贿是指行为人在职务行为中为他人谋取了利益,但在职务行为完成之后才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虽然与典型的受贿行为有所不同,但同样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因...
“事后收受财物”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罪,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的 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不构成犯罪;另一种意见认为仍应定受贿罪。三、裁判理由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事后受贿案例。首先,被告人陈晓利用职务便利,根据下属部门承包经营人李剑峰建议,制定新的承包经营政策,为李剑峰申请拨要进口原油配额和协调李剑峰与财务处之间的矛盾...
事后受贿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要件 事后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被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二、客体要件 事后受贿罪的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