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了元禅师 摘自:五灯会元 - 宋·普济 南康军云居山了元佛印禅师,饶州浮梁林氏子。诞生之时,祥光上烛。须发爪齿,宛然具体。风骨爽拔,孩孺异常。发言成章,语合经史。闾里先生称曰神童。年将顶角,博览典坟。卷不再舒,洞明今古。才思俊迈,风韵飘然。志慕空宗,投师出家。试经圆具,感悟夙习。即遍参寻...
据说,某次苏轼拜访佛印禅师时,禅师知道他爱吃东坡肉,便专门烧了一锅,只是不知为何,那锅肉突然不见了。 想必当时的场景,两人都心有灵犀地仰天大笑,苏轼的笑特别爽朗,佛印的笑很有禅机…… 所以呀,这佛印了元禅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可以说他是典型的宋代禅师,他在平时的生活里,可能有点儿“官僚化”,可...
2017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四,宋代高僧佛印了元禅师圆寂纪念日。 佛印禅师(1031~1098),名了元,字觉老。江西人氏,俗家姓林,世代业儒,幼而俊迈,在宝积寺出家,礼日用为师。受具足戒后游庐山,谒开先暹禅师,暹称赏之。又参圆通居讷禅师,居讷因书记怀琏应诏虚其职,以师补之。住云居四十年,德洽缁素。佛印禅师...
禅师名了元,字觉老,生饶州浮梁林氏。世业儒,父祖皆不仕。元生三岁,琅琅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诵三千首。既长从师授五经,略通大义去,读首楞严经,于竹林寺。爱之尽捐旧学。白父母,求出家度生死。礼宝积寺沙门日用。试法华,受具足戒。游庐山,谒开先暹道者。暹自负其号,海上横行,俯视后进。元与问答捷给。
魁元禅师:佛笑贫僧修积不到 昭觉寺的道魁元禅师,属马,雍正丙午生于湖北江阳黄陂童氏,俗姓童,生于雍正四年(1726年)。八岁时失恃,二十岁失怙。不耐学,略习技勇。气粗志毅,情以傲物,动昂静逸。族人谓师性疏狂,将为遁世之流。师常爱僧道,乐览名山胜迹,多访野老遗贤,未及冠便以出家为美。丙寅年(1746...
禅偈—佛印禅师(释了元)酒色财气一堵墙,世人皆在里边藏。有人跳出墙边外,便是神仙不老方!
禅师名了元。字觉老。生饶州浮梁林氏。世业儒。父祖皆不仕。元生三岁。琅琅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诵三千首。既长从师授五经。略通大义去。读首楞严经。于竹林寺。爱之尽捐旧学。白父母。求出家度生死。礼宝积寺沙门日用。试法华。受具足戒。游庐山。谒开先暹道者。暹自负其号。海上横行。俯视后进。元与...
元安禅师聪明伶俐,颇能得临济禅师之心,临济禅师曾当众赞美他说:“临济门下一只箭,谁敢当锋?”元安禅师得到临济禅师的肯定,心里很高兴,自以为大事了毕。可是实际上,他并没有透彻。有一天,元安禅师侍立次,有位座主前来参礼临济禅师,临济禅师问:“有一人于三乘十二分教明得,有一人不于三乘十二分教...
千岩元长(1284—1357),俗姓董,浙江萧山人,讳元长,字无明,号千岩,是元代著名禅师。存有《千岩和尚语录》一卷,门人嗣诏录,宋濂作序,洪武九年(1377)由一庵邻上人重刻,内容分为:上堂、小参、普说、法语、颂古、偈颂、赞跋、佛事等,现收录于《明...
后来有一天晚上静坐的时候,元贤禅师无意中听见有一位僧人举南泉斩猫之公案(参见“赵州从谂禅师悟道因缘”章),终于恍然有所省悟。 万历四十五年(1617),元贤禅师已经四十岁,深感人世无常,生死事大,于是抛妻别子,投无明慧经禅师落发。 在慧经禅师座下,元贤禅师虽然勤奋好学,经常入室请益,可是每次凡有所咨问,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