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单位乱摊派违反的法律法规 行政单位乱摊派,通常指的是行政单位超出其法定职责范围,无依据地向企业、个人等摊派费用、任务或者要求提供赞助、捐赠等行为。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行政管理秩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必须依照本法进行。
类似的地方政府乱摊派、乱收费行为时有发生。近期审计部门也曝光了一些部门、地方乱摊派、乱收费行为。比如,审计署6月公开的《国务院关于 2023 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称,3个(中央)部门及 43 家所属单位、社会团体以给予发言机会、安排媒体采访等作为条件,在 222个活动中向参会单位收费或...
“今年1至10月,全省共查处‘三乱两多’问题2434个,处分1787人,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3855个,健全完善制度940项……”这是广东省纪委监委聚焦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及拖欠企业账款多、限制竞争条款多“三乱两多”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的阶段性成果。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部署,广东省...
二是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将推动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行政执法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避免或者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规范异地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防范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坚决纠正、严肃追责。三是进...
乱摊派是指随意地、不按规定分配或摊派费用、任务等行为。乱摊派这一现象常出现在各种组织、团体或政府机构中。具体解释如下:1. 定义与含义:乱摊派指的是在没有明确、合理的规定或制度依据的情况下,随意地将某些费用、任务或责任分摊给特定的个人或单位。这种行为往往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可能导致资源...
乱摊派是指政府部门或某些组织在未经过合理评估和授权的情况下,强行向个人或企业摊派各种费用、任务或责任的行为。乱摊派通常表现为政府部门滥用职权,强行要求民众承担某些费用或任务,这些费用或任务可能远远超出了民众的实际承受能力。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民众的合法权益,还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不满。...
建立健全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防范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坚决纠正、严肃追责。此外,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好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国家、省、市、县多层级常态化交流沟通,认真倾听企业意见建议,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要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履行某种义务,以及要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履行的某种义务是法律、法规所禁止的,例如在法律、法规规定以外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颁布的《禁止向企业摊派暂行条例》第3条中规定:"禁止任何国家机关、人民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向企业摊派。"现实生活中...
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我们单位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我们单位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上级文...
乱摊派行为涉嫌违反了以下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规定: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费用。同时,用人单位要保证劳动者的工资应当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