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风格是书法技艺的熟练升华到风格层次的显现,鉴赏此类作品可以观照到书者娴熟的技艺。风雅的官员与翰林学士以及精通艺术的学者爱猫扑.爱生活风格潇洒,唐朝褚遂良的楷书、宋代米芾的行楷书、元代鲜于枢、清朝祝枝山和王文治的书法都具潇洒风格。 鲜于枢《五绝诗》行书、纸本...
楚简对于我们窥探古人的书写状态、观照当代书法创作的艺术走向、突破当代书法审美的局限性,具有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 一、楚简书风的艺术特点 目前可见的楚简书法,按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记录墓主人随葬品的遣策,如湖北荆门的包山楚简、河南新蔡楚简等;另一类是各种经...
书风与时代相关联,一时代有一时代之书家,有一时代之书风。 书风有因地域之异而显示不同特点。东周之时,列国纷争,诸侯各霸一方,文字异形,书风也渐呈不同流派。比如齐国的金文书风大多表现出严整刚正之美,而楚国的金文风格大多是变动流利之美。魏晋以后南北书风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南宋赵孟坚 ...
可以说,一部书法史,就是时代书风与个体选择相互作用的历史。在这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我们选取书法史上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来对这一问题稍作探讨。 一、王羲之与东晋的妍美书风 我们在前面的课中提到过,王羲之是从“古质”的时代书风向“今妍”的时代书风转变的关键人物。 那么,在王羲之之前的古质书风究竟...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4日讯(记者叶飞艳 通讯员李霞)从公元63年的汉代隶书经典名碑《大开通》,到“洪山八景”之一的“东岩”隶书纸本拓片,从简牍、字砖、瓦当,到铜镜铭文、钱币……“书风(第五回)·图像学意义上的隶书研究”展正在武汉美术馆展出,向观众呈现出隶书自萌芽到发展至今两千余年的演变...
1、东晋第一代书家的书风。东晋第一代书法家大多是南下的北方士族,在东晋立国之年(317年),王廙、王导四十二岁,李式四十三岁,卫夫人四十六岁,这些书家家,其书法风格,在西晋时已经形成,但同时他们又是东晋初期的书风代表者,他们的书风师承在张芝、锺繇、卫瓘、索靖四家之内,又因为索靖的草书,其实是...
书法的趣味,在于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在把握了共性的基础之上,进行差异化的针对练习,往往会事半功倍。以下十种经典书风,各有各的临摹诀窍。当然,观点仅供参考。01/ 《礼器碑》战国和秦汉时代,人们在粗细均匀的线条上添加各种龙凤虫鱼的装饰性图案,产生一种叫“鸟虫书”的美术字。到东汉,人们将这种图案融化...
书风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老师是以古文、篆书著称的书法家,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楚系古文书法创作,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笔力雄强,在遵守楚文字字形规律的同时,突破了以往篆书“婉而通”的审美习惯,大胆以方笔入书,既有“藏锋涩笔”,又“适度强调使转,提按顿挫”。多年来,通过坚守这些传统并不断创新...
书法家:书风形成太早不好,王羲之也不愿意让兰亭序成为第一行书 书法家杨涛指出,现在有许多人练了几年字就想早早地形成个人的书法风格,这样一来,就会在艺术上有了自己地位与特点,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还会让自己今后的作品走到下坡路上。想想当年王羲之只活了58岁,就有了《兰亭序》成为天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