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院文脉传承的过程中,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将看似“高大上”的书院文化以创意传播、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民众之中,将书院文化的精髓转化为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书院要根据历史、地域、功能的差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凝练书院文化品牌,突出功能导向,提高辨识度与吸引力,避免千篇一律、一哄而上。...
致新书院院名取自《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秉承着“慎思笃行,推陈出新”的院训,致新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理念。书院文化是书院精神的内核,致新书院现已形成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体育文化...
历史上,江西长期作为书院发展的重点区域,在我国书院发展史上处于核心引领地位,书院文化更是长江文化江西段的典型代表。一千多年来,江西书院开枝散叶,花开灼灼,不仅为一方水土培育出荟萃英才,更成为学术和思想的发端之地,推动江西成为诗书礼仪之乡、文章节义之邦,开启赣鄱千年人文璀璨之景。一 初鸣之声始于桂花...
白鹿洞书院被誉为“海内第一书院”,并与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石鼓书院一起并称“天下四大书院”。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期间,亲自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明确了书院的教育规范,并提倡专心致志、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一揭示成...
古代书院是私人或官府设立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多由著名学者创建或主持,为培养经世安邦人才、传播中华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福建南平武夷山的武夷精舍、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等,都是我国古代...
江西历史文化悠久璀璨,与根深源远的书院文化以及书院培育出的人才是分不开的。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标志着书院教育模式的成熟。史料记载,自唐至宋,江西书院达1071所,位居全国第一。自宋至清,江西共有进士10553名,其中宋代5490名。从两宋的“隔河两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到明代的“朝士半江西”,尽显江...
宋代的书院多种多样,有官办书院、私立书院、地方书院等不同类型。官办书院由官府设立和管理,通常规模较大,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专职教师。私立书院由个人或社团组织兴办,它们独立自主,注重学术研究和传承。地方书院则在各地建立,培养地方人才,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师资力量:书院的师资力量是其兴盛的重要保障。宋代的...
日本不仅沿袭了中国的汉字文化、儒家文化,更承袭了有着厚重底蕴的书院文化,先后创立过百余所书院。怀德书院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所,为日本“最年长”的书院,极为重视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教育精神,在中日书院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将在现代文明交融互鉴中焕发出新的魅力。从怀德堂到...
对话:文昌书院副院长赵子建 一、我所了解和体会的书院文化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在中国教育和文化史上有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超然的地位。书院之名,始于唐玄宗时期在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创办的丽正书院,从官方藏书、校书和以备顾问的地方逐步拓展从事研经习典、探求修身治国之道、应举备考...
书院作为古人读书、讲学、做学问之地,历经千余年发展,已累积了对文化传承、教育、艺术、哲学、社会礼仪等多方面的认知,是文化保藏、精神蕴蓄的重要载体,对推动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振兴有着重要价值。文化创造、文化积累和价值传播是书院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一种传播方式,其精髓是中国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