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隋唐时期书法 隋朝统一全国后,书法承上启下,融汇魏晋南北朝之书风。代表隋朝书法成就的主要是刻石。著名书家有智永,王羲之第七代孙。唐代是继魏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又一个高峰。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独尊王羲之书法,大力收集摹拓王羲之书迹,朝野上下学王书之风日盛,出...
中国书法史脉络 我们就以中国朝代变迁为脉络,用“书体、碑帖、书家、纪事、书论”穿梭,织一卷书法锦缎,让您感受一下中国书法的温度,享受那一份恬静与快乐。一 1、朝 代 商 前 16世纪-11世纪 西周 前11世纪-前771年 东周 春秋战国 前770年-前256年 2、书 体 甲骨文 金文 朱书墨书 玉书石刻 3、代表...
元 杨维桢 《城南唱和诗卷》 元 鲜于枢书法 元 康里夔夔 《述张旭笔法卷》(局部) 明 祝允明 《前后赤壁赋》(局部) 明 祝允明 草书 明 文征明 明 宋濂 王洗 《烟江叠嶂图跋》 明 唐寅书法 明 朱元璋 《大军帖》 明 徐渭 行书 明 张瑞图 《草书千字文》(局部...
元代书法以赵孟頫为代表,出现复古倾向,以二王为宗的古典主义书风因赵氏的提倡笼罩了整个元代。 赵孟頫提出用笔千古不易理论。 赵孟頫与唐代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并称楷书四大家,史称欧柳颜赵。 巎音nao 倪瓒ni zan 明 公元1368-1644年 草书 行书 楷书 刘伯温《春兴八首诗卷》 宋克章草《急就章册》 宋广《太...
📅 14张图读完中国书法史(上篇) 西周:文字的起源 商朝:文字的成熟 春秋战国:文字的百花齐放 两汉:文字的传承与发展 南北朝:文字的交融与变革 唐朝:文字的繁荣与鼎盛 明朝:文字的继承与创新 大篆(文字百花齐放)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力争,文字异形,形成了金文书法多样性的特征。如《中山王厝方壶》的优美典雅,...
唐朝的楷书是书法史上最绚丽的几朵花之一。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为代表的初唐四家,以及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等构成了唐代楷书的辉煌篇章。欧阳询的书法以楷书最为著名,后人将其楷书称之为“欧体”。欧阳询《皇甫诞碑》欧阳询作为初唐书家,其作品中还是能看出他在用笔方折、线条瘦硬等方面颇受...
元代是中国书法低谷期,因为元朝的统治者对于书法不是很提倡,而且写书法的文人属于品级最低的南方人,所以书法极度衰落,但是元朝有赵孟一人,几乎承担起前面魏晋、唐宋时期的书法传统,后面开启明清的书法拓展。 因此,赵孟是中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 七、明清民国 明清时期的书法特点是个性化、怪异化,与明清两代文人...
书法新古典主义是碑学的血脉延续,二者的取法对象都是“上古三代秦汉书法”,跳过了魏晋以来的“古典书风”。 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作品(一) “书法新古典主义”于1989年由周俊杰等人提出,1991年理论开始快速发展。 有学者指出[10],“书法新古典主义”称作“新碑学主义”(一种补救的称呼)更为合适,并进一步指出,“...
可以说,一部书法史,就是时代书风与个体选择相互作用的历史。在这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我们选取书法史上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来对这一问题稍作探讨。 一、王羲之与东晋的妍美书风 我们在前面的课中提到过,王羲之是从“古质”的时代书风向“今妍”的时代书风转变的关键人物。 那么,在王羲之之前的古质书风究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