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余不敏,何足以知之。今率以见闻,随纪年代,考究兴亡,其可为元龟者,举而叙之。古者画卦立象,造字设教。爱置形象,肇乎仓史。仰观俯察,鸟迹垂文。至于唐、虞,焕乎文章,畅于夏、殷,备乎秦、汉。洎周宣王史史籀,循科斗之书,采仓颉古文,综其遗美,别署新意,号曰...
硬笔横写虞世南《书旨述》,书法玄微其难品绘,今之优劣神用无方。, 视频播放量 130、弹幕量 0、点赞数 5、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4、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李道远书法_收学生, 作者简介 收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学生。,相关视频:【逐字讲解】必练行楷7000字合集(811-840)
书旨述 虞世南著 唐朝书法 客有通元先生,好求古迹,为余知书启之发源,审以臧否。曰:“余不敏,何足以知之。今率以见闻,随纪年代,考究兴亡,其可为元龟者,举而叙之。古者画卦立象,造字设教。爱置形象,肇乎仓史。仰观俯察,鸟迹垂文。至于唐、虞,焕乎文章,...展开∨...
书法理论:虞世南《笔髓论》《书旨述》 笔髓论 【叙体】 文字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也。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龙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战国政异俗殊,书文各别,秦患多门,约为八体,后复讹谬,凡五易焉,然并不述用笔之妙。及乎蔡邕、张、索之辈,钟繇、卫、王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 【辨应】 心为君,...
而后,通玄先生由衷地感叹说:“哎,天、地、人三才各司其位,要想日月散发出光辉,必须要有一异人出现,来广施教化,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怎样才能臻于书法的妙境呢?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之间的书艺共放光彩,是后世学习的楷则与典范。”虞世南在《书旨述》的第二段最后,通过客人通玄先生的口吻,极力推崇王羲之、王献之在...
《书旨述》概述 《书旨述》是由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所著的一篇关于书法理论的文章。该作品又被称为《书旨术》,是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虞世南(558-636年)是唐朝初期的官员和学者,以其深厚的书法造诣和对“二王之法”(王羲之、王献之)的精通而闻名于世。 《书旨述》的内容 《书旨述》通过主客问答的形...
书旨述 虞世南 公版免费书·经史子集·706字 完本| 更新时间 2015-12-26 18:59 又名《书旨术》。一篇。书论。唐代虞世南撰。此篇是通过人物对话随记年代、考究兴亡,简述书体源流变化的作品。其论从元龟者举而叙之,先以“至于唐、虞,焕乎文章,畅于夏殷,备乎秦汉”概略述之,然后自史籀起分述,其内容...
”虞世南在《书旨述》的第二段最后,通过客人通玄先生的口吻,极力推崇王羲之、王献之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与卓越成就。第三段中,虞世南也是通过通玄先生的说法来传达自己的书学见解。在几番询问过后,通玄先生最后说:“书法艺术是玄妙精微的,难于评价描绘这其中的优劣,书法的神奇妙用没有一定的规则可言,初学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