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一般喜欢二王帖学一路俊雅飘逸字体,这一美的书风,笔法精妙,细致入微,对纸笔的要求比较高,要选半生熟的宣纸为好。若拿写大字的白宣纸,会洇墨,表达不出精妙的味道,练多久也出不来。时间一长以为自己不是这方面的料,就放弃了。 九、初学就写行草书,...
看到温婉流丽的漂亮字,像《曹全碑》、《九成宫》、没有人会拒绝,但是《张迁碑》的耿直厚朴,《石门颂》的开张纵逸,《颜家庙》的大巧反拙,则更值得留意其中的审美与智慧含量。学书道路,当是跋山涉水,冒险探幽,一路坦途必心生腻烦。人生只有顺境没有逆境,肯定也是索然无味。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这些大家的能...
但可以看到他的学书路径,由近(唐)到远(晋),这个过程也许是贯穿了他的一生,也许是一个时期,总之,他在书法方面的大量实践之后,发现了能够表现自然、具有风度的还是魏晋,特别是东晋时期的王羲之书法,因此,把自己定位在这里,是米芾成功的一个重大决策。
张旭光老师说,学习行书其实是有一条路的,而且这条路在我这里路线设计得很清晰明了,普通书法爱好者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即可,不用自己在瞎摸乱撞。纯粹行书其实也少,一般都是行书草书结合,多半是行草书。我们开始学行书,像《圣教序》几乎全部是行书,里面有少数是行楷,也有少数是草书,但基本上都是行书。写好任...
以二王为宗,并不是指王铎只学二王,而是说其他书家只是偶有涉猎,并不专。所谓“难言之矣”,大概就是其书学的写照吧。王铎的字并非世人都不承认,只是大多数人“不识货”。▶ 丙戍三月初五,夜二更,带酒,微醺不能醉,书于北都琅华馆。用张芝、柳、虞草法,拓而为大,非怀素恶札一路。观者谛辨之,...
在这条追寻王羲之书法真谛的道路上,我如同一位攀登者,始终怀揣着敬畏与好奇。每一次提笔,都是一次向高峰的挑战,每一次练习,都是一次对“雄逸”之境的探索。王书手札,那如诗如画的空间布局,那力透纸背的用笔之妙,无不激发着我内心的热情与向往。在这条路上,我将继续前行。我们将《王羲之墨迹摹本全集联卷...
唐,颜氏家庙碑,颜真卿,书如其人的最佳代表,光明磊落,正色立朝 从秦汉到唐代,是中国书法的鼎盛期,我们学习的经典,就框定在这个阶段。而图中三个红点,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是消化中国书法基本技法和建立中国书法基本审美范式的三大坐标,以此为出发点,旁涉其他,这样的路线,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不宜从唐...
今天,东方墨韵就告诉你几条学书玉律,是综合了古人学书经验和当代学院派教学法后归纳出来的,请存好。切记:学书法一定要走正路,而不要轻信社会的某些“砖家”和“书画大师”!一、学书法应该从篆书(或楷书)入门,错!当代人学书法的条件比古代好的真是太多啦~这么多的字帖可以学习,这么多的书法展览,甚至...
要做到精准临摹,只有把各种动作做到位了,才能体会到古人作品当中的笔法、字法,对学习是十分有利的。进阶时转入到王羲之的行书手札 王羲之行书书法当中也有很多手札,这些手札大都是由唐人临摹的,因为王羲之本人的亲书由于时间久远,加之保存不力,而唐人离他的时间很近,因此,有很多人都对其真迹进行过临摹,这个...
方法就是这样,上手练。就算是一个很笨的成人,也可以在六次,每次半小时的时间内,达成凝重扎实的效果。成人学书不同儿童,教材教法的核心是达成当前能力的极限,因此严格一点更好。 儿童则一看笔法是否正确,二看是否记住形态,三看行笔是否稳定,结果好不好,真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