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①[宋]辛弃疾枕簟②溪堂③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④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⑤,且休休⑥。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⑦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注】①鹅湖:山名,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北。辛弃疾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
词的下片借用典故来表达辛弃疾自己的情感。“书咄咄”借用的是晋朝殷浩的典故,殷浩罢官闲居,终日用手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以示自己内心的愤懑不平;“且休休”是唐朝司空图的典故,司空图隐居在中条山,建休休亭;“一丘一壑也风流”用的是班嗣的典故,班嗣曾在书信中写道:“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 [译文] 大可不必如般浩那样书写“咄咄”,姑且像司空图那样隐居山 中,即使只是一座山丘,一个溪壑,也一样充满着无尽的情趣,使人 悠然神往。 [出自] 南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 愁。 书咄咄,...
咄咄:(叹)表示惊惧、惊讶发出的声音。 小提示:"书咄咄,索休休。"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咄咄 全诗 原文拼音版 况周颐 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①,且休休②,一丘一壑
小提示:"书咄咄,称好好,解如如。"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咄咄:(叹)表示惊惧、惊讶发出的声音。 好好:1.喜悦貌。《诗·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毛传:“好好,喜也。”2.犹认真,努力。唐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诗:“浣花牋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鉤。”《武王...
“以书咄咄,且休休”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的名句。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享年约84岁,被誉为“诗史”。他一生以诗词为业,留下了大量的文学遗产,不仅在文学成就上卓尔不群,而且在个人品质、精神风貌上也为后人传颂。这句“以书咄咄,且休休...
问题1:“向空书咄咄”出自哪首诗? 答案: “向空书咄咄”出自: 宋代 苏轼的 《和赵郎中捕蝗见寄次韵》,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xiàng kōng shū duō duō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 。 问题2:“向空书咄咄”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向空书咄咄”的上一句是: 慎毋及世事 , 诗句拼音为: ...
“世事可能书咄咄”出自宋代兜率长老的《题汪水云诗卷》。“世事可能书咄咄”全诗《题汪水云诗卷》宋代 兜率长老穷发归来脱孟劳,何嗟澹与泊相遭。瑶琴摘罢意犹在,石鼎联成韵更高。世事可能书咄咄,人情只合醉陶陶。雁门弦断无人续,轮子诗成夺锦袍。《题汪水云诗卷》兜率长老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书咄咄且休休,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成语,意指说话态度咄咄逼人,却又含有柔和之意。这个典故起源于晋朝时期,当时有一位叫做咄咄逼人的书生,他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却又能在与人交流时保持温和的态度。这种咄咄逼人又不伤人和的气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后来人们口中流传的佳话。 这个典故的故事如下:晋朝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