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处,潘子读书堂(真卿)。万 【6】卷皆成秩,千竿不作 【7】行(处士陆羽)。练容飡沆瀣,濯 【8】足咏沧浪(前殿中侍御史广汉李萼)。守道 【9】心自乐,下帷名益彰 【10】(前梁县尉河东裴修)。风来似秋兴,花 【11】发胜河阳(推官会稽康造)。支策 【12】晓云近,援琴春日长 【13】(...
颜真卿《乞米帖》高清附释文 《乞米帖》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约书于永泰元年(765年)。此帖为行书信札,拓本,纵36.5厘米,横16.5厘米,共4行,44字,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为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公元765年,正值关中大旱,江南水灾,农业歉收。颜真卿因此陷入了“举家食粥来以数月,今又罄...
乞米帖含义解释 乞米帖 [ qǐ mǐ tiē ] ⒈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向李太保借米的信。又称《与李太保帖》。戏称向人借贷的书牍。 什么是乞米帖引证解释 ⒈ 唐 代大书法家 颜真卿 向 李太保 借米的信。又称《与李太保帖》。 引宋 陆游 《寓叹》诗:“临成《乞米帖》,看入借车诗。”清 赵翼 《题...
《乞米帖》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约书于永泰元年(765年)。 据宋欧阳修《集古录》云:“此本墨迹在余亡友王子野家。子野生于相家而清苦甚寒士,尝模帖刻石遗于朋友。”米芾《宝章待访录》云:《乞米帖》“真帖楮纸在朝请郎苏 处,度支郎中舜元子也。得于关中安氏,士人多有临拓本。
在这十五幅珍贵墨宝之中,除了与中峰和尚往来的十二札之外,还有三封是在与朋友交往中诞生的信,而《为牟成甫乞米帖》便是独一无二的一封信,更是赵孟铐年手札多元风格里极具代表性的典范之作。细观赵孟铐年书信作品,其风格大致可归为两类:其一是赵孟铍中峰和尚的通信手札,其二则是他与友人应酬往来的书札。...
“乞米帖”写在公元765年,正值关中大旱,江南水灾,农业歉收。按理说,粮食再紧张,也不至于影响到颜真卿家,因为他当时已官拜刑部尚书,知省事,封鲁郡公,按现在级别来套,大约比省部级还要高一点;况且他又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既有功劳又有苦劳,不说养尊处优,至少也能做到衣食无忧吧。 可是他偏偏就闹到了“...
颜真卿《乞米帖》宋拓本二版 颜真卿《乞米帖》,约书于永泰元年(765年)。拓本。行书,信札。36.5×16.5厘米。凡4行,计44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宋拓本。《乞米帖》书法虽有人考证为临颜之作上石,但字之结体与气息,亦见颜书本色。厚而能活,拙中...
颜真卿的《乞米帖》不仅是一篇书法杰作,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这篇信札写于公元765年,当时关中地区遭遇大旱,江南地区则遭受水灾,全国粮食短缺。颜真卿在信中坦诚地讲述了自己和家人的困境:“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磬竭,只益忧煎。”颜真卿时任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正三品官员,地位显赫。然而,即使身居高...
颜真卿的《乞米帖》是一件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书法作品。这部作品实际上是颜真卿在困境中为了向同事李太保求米而写的一封书信。在信中,颜真卿自嘲“拙于生事”,即不擅长谋生的活计,导致家中粮食匮乏,甚至到了“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的境地。他因此向李太保求助,希望对方能“惠及少米,实济艰勤”。